省質監局抽查顯示
瓶桶裝飲用水八成合格
25家不合格企業進入“黑名單”
夏季正是桶裝飲用水消耗的高峰期,今年上半年,省技術監督局共對全省519家獲證企業生產的520批次各類瓶桶裝飲用水進行了監督抽查。
抽查結果顯示,批次合格率為81.9%,比今年上半年的全省食品定期監督檢查合格率低10.3個百分點,其中天然水和礦泉水的合格率較低,僅為74.2%。
此次抽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大腸菌群)、溴酸鹽、臭和味、余氯項目超標及標簽不合格。
其中,微生物指標超標問題仍然突出,在抽查不合格的94家企業生產的桶裝飲用水產品中,有近六成是因為微生物指標不符合要求。
記者了解到,造成微生物超標的原因很多,生產工藝、生產環境、人員衛生、包裝容器、商品運輸等都可能引起細菌污染。另外,瓶蓋密封性不好,也會污染飲用水。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質監部門將繼續加大對飲用水生產企業監督檢查的頻次和力度。
此外,有關部門將建德市神女峰天然水廠等25家連續兩次省級定期監督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列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黑名單”,依法啟動吊銷其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程序,并在相關媒體上予以曝光,希望消費者慎用“黑名單”企業生產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