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在網絡和街頭零食店內,買到進口食品是件十分平常的事。不過從近日起,買進口食品除了貨比三家之外,還要留意看食品的“出生紙”。
據悉,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公布了《食品市場質量監管制度》,明文禁止食品經營者經營沒有中文標簽或中文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進口食品。同時,合格的進口食品都必須具有由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
美贊臣中招:“不合格品”非授權進口
近日兩批由廈門中馬進出口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退貨。質檢總局同時表示,這些產品并沒有流入國內市場,目前均已依法作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
美贊臣向本報發來聲明表示:美贊臣營養品從未授權廈門中馬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這兩批奶粉,此事件與美贊臣無關。
據介紹,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因不同國家及地區法規要求的不同,會存在差異。舉例來說,為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就存在差異。報道中的產品只是在美國銷售,并且符合美國關于嬰幼兒配方奶粉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所有法規要求,而該產品并不是為中國市場銷售而生產。
購買進口食品需謹慎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成為不少家長的首選。而出于價格質量等多方面的考量,不少家庭選擇網購、國際代購等方式購買奶粉。在淘寶上,以“美贊臣、美國直郵”為關鍵詞的信息就超過100條。業內人士提醒,不同國家的標準不同,而且配方奶粉會因各國情況在營養指標上作出調整,因此并不建議通過非正常渠道購買。
而除了奶粉外,進口零食等其他食品也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零食專門店等途徑進入大眾消費視野,然而進口食品的質量往往是良莠不齊。
近日記者來走訪廣州市內江南西、中華廣場周邊的零食店集中地時發現,這些零食店所賣的產品大部分沒有按相關規定附有中文標簽。在一德路一些食品批發檔口,甚至出現零食批發店主教人買散裝食品,然后自己貼進口標簽的情況。
檢驗檢疫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市場上出現的未貼中文標簽等不符合規定的進口零食,其來源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假冒偽劣產品,根本就不是進口食品,而是國內某些山寨廠或黑加工點生產的。另一種則可能是通過非法渠道走私進來的。
據悉從9月上旬開始,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食品市場質量監管制度》,明文禁止食品經營者經營沒有中文標簽或中文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進口食品。與此同時, 國家規定合格的進口食品都必須具有由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消費者以后在購買高價進口食品時,除了選味道,還應看看“出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