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喝配方奶粉,可能出現性早熟癥狀?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截至8月5日,武漢3名女嬰、江西省奉新縣10個月女嬰、山東省臨沂市8個月女嬰出現早熟癥狀,另有廣東湛江3個月男嬰雌激素檢測超標,他們均自出生就喝圣元嬰兒配方奶粉”。這則消息,讓那些在“大頭奶粉”、“結石奶粉”事件過后,對嬰幼兒奶粉草木皆兵的家長們再次受到驚嚇。
根據記者最新從衛生部獲得的信息,農業部已經向湖北省提供檢測激素的方法,至于奶粉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仍需要等待檢測結果。目前,湖北省工商等部門已對反映的奶粉取樣。有關方面正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的技術論證,將會盡快公布事實真相。
圣元:否認添加激素 提起上訴
圣元乳業戰略合作總監姜云鵬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圣元已公開發布聲明,其產品反復接受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檢測,均未發現任何質量問題。圣元此前已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相關聲明,稱“其生產銷售的產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并已經委托律師事務所,對刊播消息的鳳凰衛視提起上訴。
姜云鵬同時否認了武漢消費者指出的圣元公司與之接觸并提到賠償的說法,“我們沒有責任賠償什么。”姜云鵬還表示,企業希望政府職能部門檢測奶粉,并敦促盡早公布結果,澄清事件,“就怕有的人不檢測。”
姜云鵬稱,圣元的奶源基本都是從新西蘭、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的。2009年9月,圣元將其所有的寶泉嶺乳業資產以2.6億元出售給完達山乳業,包括三個牧場和兩家工廠。姜云鵬當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圣元奶粉原料有50%靠國外進口,并將進一步加大進口比例。對于圣元為何不自建奶源,姜云鵬表示,一是因為牧場建設資金投入高;二是見效周期慢。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售的圣元嬰兒配方奶粉共有三個系列,分別是圣元優博嬰兒配方奶粉、圣元優聰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和圣元優聰金D100嬰兒配方奶粉,所有產品均標稱“進口奶源”。
不過,圣元此前也曾陷入三聚氰胺事件。昨日,圣元方面也向記者承認,其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北京澳內特乳品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圣元乳業董事長張亮,目前其掌握著乳清粉70%的市場份額。但是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時,姜云鵬以開會為由掛斷了電話。
根據圣元網站的介紹,當前圣元在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份額達到10.66%,位居第二位,公司2005年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中乳協:定性奶粉致早熟為時尚早
“導致性早熟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稱從媒體上聽說了這件事情,過去有七八歲的孩子出現性早熟的例子,像這么小的孩子出現性早熟此前還沒有聽說過,“但不能現在就說這是喝了奶粉導致的。”
宋昆剛認為,消費者對奶粉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牛奶是成分復雜的食品,“牛奶本身就含有激素,泌乳期的奶牛含有微量的雌性激素。但人們喝牛奶不是一天兩天了,因為微量激素導致性早熟不會今天才發生。”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王丁棉則表示,“在產品中添加激素,對奶粉企業一點商業價值都沒有。”王丁棉表示,激素是不允許添加到奶粉中的,這已有明文規定,盡管激素是能用儀器檢測出來,但是現時還不是必檢項目,他懷疑如果牛奶遭激素污染,可能來源于產奶環節,問題可能出在養殖環境,廠家應該對奶源進行徹底檢驗。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營養專家常素英告訴記者,國際上一直提倡嬰兒母乳喂養,對媒體報道中“孩子除了奶粉基本沒有吃其他東西”,建議孩子的食物應該多樣化,如果孩子只吃一樣東西,受到危害的風險要比吃多種食物大很多。
質檢部門:相關檢測標準是盲區
8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對外界稱,目前,衛生部也已注意到媒體的相關報道,并已對此事進行關注。
弄清病理最直接的方法是對奶粉進行檢測。但昨日記者致電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兩個國家級權威檢驗部門,發現雖然檢測部門表示可以接受個人申請,但是目前對激素的檢測、監控在國內奶粉業仍是一個盲區。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侯彩云介紹,按照現在的奶粉國家標準,激素這一項是沒有納入檢測范圍的,這應該屬于藥物類的檢測。
“激素目前沒有國家標準,所以沒有檢驗辦法。像三聚氰胺事件剛出來也沒有檢測方法,隨后國家出臺檢測標準才能檢測。”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技術部尹主任表示,關于奶粉的檢測指標中沒有激素這一項。
尹主任還介紹,目前該中心正在投入技術力量,摸索這一檢測手段,以求盡快開展該檢測項目。他同時指出,激素屬于藥物,奶粉在生產環節中不允許添加任何激素。
零售商:對此事時刻關注
昨日,記者從北京家樂福、物美等大型超市了解到,目前圣元品牌奶粉銷售如常,未接到任何下架通知。不過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是否下架,還需要看政府部門和廠家的通知。
業內專家則指出,我國乳制品行業一直面臨大量進口奶粉擠壓生存空間等問題,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后,眾多外國奶粉品牌趁機大舉進入國內市場,2009年我國奶粉進口量同比增長50%左右。
專家認為,頻繁曝出的安全問題,使消費市場對國內乳制品行業信心不足,國產奶粉可能會繼續流失市場份額。每日經濟新聞 劉丹 成都商報記者 席大偉
鏈接
成都超市暫未下架圣元奶粉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成都部分超市照常銷售圣元奶粉,而四川省消費者協會還未收到相關投訴。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家樂福、王府井、伊藤、紅旗連鎖等賣場超市,發現圣元品牌奶粉在部分超市里只占據貨架上很小的角落,部分超市則未見到圣元奶粉的蹤跡。
記者在一家超市的嬰幼兒奶粉專賣銷售區內,發現了圣元優博、圣元優聰等奶粉在售,包括罐裝、盒裝和袋裝三種,規格為400g、900g。銷售人員稱,自己還沒聽說“圣元奶粉可能致嬰兒性早熟”一事,也沒接到超市和廠家方面的下架通知。據她介紹,“和貨架上的其他奶粉相比,圣元奶粉賣得很一般。”
超市負責人則表示,會密切關注事態進展,不過在沒得到權威部門和廠家的下架通知前,暫時不會下架圣元奶粉。同時,超市暫不接受退貨,如果消費者對圣元奶粉不放心,可以先暫時不吃,并注意保留好購物小票。
隨后成都商報記者致電四川省消費者協會,對方表示截至昨日下午5時,省內還未接到有關圣元奶粉的投訴。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胡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