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快遞類網絡類投訴增長明顯
實習生 張瑞麒
月餅、互聯網服務、快遞服務等方面的投訴量居中秋小長假期間投訴量前列。假日期間,市工商局全天候開通12315熱線,共接受消費者申(投)訴舉報224件,與去年同期的206件相比增長9%,及時解答消費者咨詢508人次。本報記者王婧
月餅中竟含有頭發絲
今年中秋假期,消費者對月餅的投訴量居首位,主要涉及月餅變質等問題。假日期間,12315熱線接到有關月餅的消費投訴35件,與去年同期的28件相比增加了25%。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消費者購買的月餅變質、發霉、含異物等方面。如9月23日消費者朱某來電反映,他購買的一盒某品牌月餅在保質期內發霉、變質,且廠家的售后服務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消費者沈某反映其食用某品牌的香臘牛肉月餅后出現腹瀉癥狀,對此經營者未給予合理的解釋和補償;消費者莫某反映其購買的某品牌月餅內含有頭發絲,向廠家反映卻遭到推諉。此外,月餅“短斤缺兩”、未標注生產日期以及消費者持券領取不到月餅等也是該類投訴反映的問題。
網絡故障投訴增幅明顯
快遞、互聯網服務投訴同比增長明顯。假日期間,12315熱線接到涉及快遞、互聯網服務的投訴分別為17件和23件,與去年同期的2件和14件相比增幅較明顯。互聯網服務類投訴主要涉及網絡寬帶故障、安裝和移機服務不到位以及網絡游戲裝備被盜等問題。如消費者謝某反映其家中安裝的寬帶不能正常運行,運營商多次上門維修卻未能排除故障。消費者宋某反映近日他在運行網絡游戲時發現游戲被盜,與游戲運營商聯系后問題卻得不到及時解決。
此外,與去年相比,今年中秋假期涉及視聽產品、電視直銷、預付卡等方面的投訴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