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與山水和諧審美要防止病態
重慶有山有水,本應裝點得大方漂亮;重慶出美女,打扮出來應有個性和品位。但重慶直轄快10年了,為什么城市建設和市民的審美能力,與經濟快速發展相比,還是慢半拍?
提出這種疑問的,是重慶國畫院院長周順愷。周院長表示,城市審美是個大問題,他的愿景就是重慶城市建設要與山水和諧,重慶市民也要有健康的審美情趣,防止病態審美傾向。
周院長說,重慶城兩江環抱,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貌,青磚房、吊腳樓……這些經典建筑曾點燃過多少藝術家的創作熱情。而重慶在大規模的舊城改造中,應將山水、橋梁與建筑融為一體,形成和諧之美,不要有地就建房,把重慶建成“鋼筋水泥公園”。
周院長舉例說,城市建設比較成功的是北京和上海。北京的房屋盡管都是方正的建筑,但色調凝重,感覺有王者之氣。上海的房屋比較靈巧,善于在屋頂進行色彩裝飾,“而重慶的房屋,修得都大同小異”。
周院長還舉例說,城市廣告牌不美觀也是影響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批準戶外廣告牌的部門,首先就要用美學眼光審視廣告內容是什么、牌子多大、放在哪個位置、色調與周圍建筑是否匹配等。
除了城市建設,重慶市民的審美素養還需提高。周院長表示,與10年前相比,重慶人的文化素質和修養有了很大進步,“我曾到一個區縣去,那里的公交車售票員會說比較流利的普通話,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周院長說,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素質也需要提升,否則“就算身穿名牌西裝,很有可能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你不配穿,原因就是你穿不出那種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