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調查
截至8月21日,共有1122人參與新京報聯合新浪房產的網絡調查。在參與調查的1122人中,有510人選擇全裝修成品房將會成為大勢所趨,比例高達45.99%,持否定態度的購房者占28.4%。另有超過兩成的購房者表示未來發展趨勢不明朗。有421人表示將會購買全裝修成品房,占全部調查參與者的37.62%,而選擇毛坯房的購房者比例則高達36.82%。另有超過兩成的購房者選擇部分裝修的成品房。
在參與調查的購房者中,高達77.35%的人表示,選擇全裝修成品房最看重的因素是省時省事,不用自己搞裝修,而保護房屋結構、省錢省料等因素合計超過兩成。而超過六成的購房者選擇全裝修成品房最擔心的是裝修材料、工程質量的問題,僅占全體比例21.72%的購房者更看重個性化需求的實現,另有18.01%的購房者最優先考慮價格虛高的問題。
■ 記者調查
精裝修住宅裝修報價虛高是目前北京樓市的一個普遍現象。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開發精裝修項目的開發商表示,精裝修報價不是實際裝修成本支出,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差距,有的開發商公開表示,這個差距就是開發商做精裝修的利潤。“住宅精裝修成本支出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裝修工人工資、設計費用及管理費用。后兩項的支出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北京華僑城營銷部總監宋翔華告訴記者。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目前開發商對外公開的精裝修報價,要遠遠高于實際成本支出。“兩者的差距主要是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和批發價的差別。”有開發商告訴記者,開發商的精裝修報價都是按照原材料的市場價進行核算,由于所需原材料數量巨大,開發商實際的采購成本要遠遠低于市場價格。據了解,批發價一般要比市場價便宜20%—40%,造價差異主要體現在衛浴潔具、石材、櫥柜等原材料上,如果開發商同時有多個項目進行精裝修,其采購價格會更低,甚至有的廠家會采取專門為開發商定制的可能。
多位做精裝修的開發商表示,雖然開發商的報價會參考原材料的市場價,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客觀地計算出報價和實際成本間的比例,普遍來說,前者至少是后者的1.5倍以上,有的甚至超過2倍。東四環某項目的精裝修對外報價為5000元/平米,據熟悉該項目的人士透露其實際裝修成本只有3000元/平米。“這個項目的精裝修的報價還不是太高,一般多數項目的報價是成本價的兩倍。”有開發商這樣表示,價格相差多少取決于開發商的良知,如果開發商購買劣質產品進行裝修,兩者之間價格差距可以用暴利來形容。
另外,目前開發商售房是按照建筑面積計算的,而實際裝修成本只體現在套內面積中。如果開發商對外的精裝修報價是3000元/平米,按照目前北京80%的得房率計算,100平米的精裝修住宅,開發商就多得購房者6萬元,而這個差別則一般不容易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