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先生購房的好心情,在新房裝修后一掃而空,4個月來一直為天花板和墻面'空鼓'奔波,至今未有滿意結果。
李先生說,他于2006年6月購買了一處110平米的住房,去年8月底交付后即裝修并入住。今年4月,他發現陽臺頂部出現空鼓現象,后房屋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維修,但5月又發現兩個臥室也出現了大面積的空鼓,維修共花了約兩個月,導致了無法正常生活和居住,他已向房產公司提出賠償要求。目前,市工商部門正對此事進行調查。
昨從市消委會了解到:近期,類似新房出現墻面空鼓現象的投訴增多。業內人士表示,業主在新房驗收時要仔細,才能發現隱藏的問題,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市民王先生近日向工商部門投訴,他購買的商品房于今年1月交房,5月在裝修時發現內墻面有多處大面積空鼓,其中有一面墻空鼓達70%,之后聯系開發商進行了維修。前不久,裝修完工后發現,維修過的地方又開始出現裂縫,于是他再聯系開發商,開發商卻一直推托未能解決。
據介紹,所謂的'空鼓'現象,就是用小錘敲打墻面時,會發出'咚咚'的聲音,感覺里面是空的。墻面空鼓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粉刷時水泥砂漿的配比不正確,墻壁基層、砂漿層、磚體間粘貼不牢,或是水泥砂漿密實度不夠導致的內空,這實際上是房屋建設時施工質量存在問題。
除此之外,裝修時施工不當也會造成空鼓,主要是因為施工人員在墻體基層抹灰時沒按要求處理、或基層垃圾沒清理干凈,鋪貼的墻面材料之前沒浸水或浸泡不夠等原因造成。市民蔣先生反映,他家新房子3月開工裝修,5月發現頂棚膩子出現了空鼓、脫殼,裝修公司答應整改,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整改,現在蔣先生已付了前期60%的工程款,裝修公司又讓蔣先生付中期款。前不久,公司組織了驗收,驗收下來說合格,但次日蔣先生去檢查時發現,衛生間墻磚和客廳地磚出現大面積空鼓,墻面的膩子面層與基層脫離。經交涉,裝修公司的人要求付到95%的工程款才能整改。日前,蔣先生已向消委會投訴。
市工商部門人士提醒,收房后進入房屋裝修階段,為保證房屋裝修的質量,在裝修前,最好先給房屋做個'體檢',以免以后出現空鼓等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