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原指樓市、車市的兩個黃金銷售季。而與此緊密相關的家居家裝業,作為樓市的下游產業自然也有“金九銀十”之說。只是今年,失去了往年高位增長的房產銷售業績,在建材、人工等費用節節攀升的壓力下,家裝業只能祭起“創新”這面旗。
家居業:
“千屋一面”創新品牌難
在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家居業不得不為了降低成本而選擇趨同,抄襲之風愈演愈烈。
沒有創意是潮流產品的致命傷,現在中國的家居市場,產品是琳瑯滿目,但在這些商品中,類似的或雷同的產品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有創意的、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卻是少之又少。而要在家居行業中,做出一個有號召力的品牌,主要看的是品牌后面的產品有沒有號召力,能不能體現品牌的個性,沒有創意的產品直接打擊到的是消費者的購買興趣,讓消費者沒有購買欲望的產品,它對自身品牌有著怎樣的影響力那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我國家居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以廣東省為例,擁有近萬家家居生產企業和上千家家居賣場,但是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卻竟然不足1000人。設計人才的嚴重缺乏使得家居賣場產品創新無從說起。即便有部分生產廠商以及大賣場擁有較多的設計人才,并且能夠以較大的精力和財力去進行產品設計創新,但行業內普遍盛行的抄襲之風讓這些賣場望而卻步。
其次,現在的家居行業正處于發展初期,大部分企業實力不強,沒有形成規模效益,更談不上產品創新,樹立大品牌。企業要建自己的品牌戰略,這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國內的家居業做大、做專后要注重培育品牌,才會贏得更多市場。”一位業內人士也點出了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家居飾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徐剛表示:“這個行業確實比較散,從人才、資金、實力講都比較弱。但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專委會一段時間內主要任務是促進家飾行業的整合和升級,我相信未來5到10年會培育出國內生產或者流通領域的家飾品牌。”
家裝業:
成本加大市場低迷
今年以來,多家裝修公司悄然結業,有的在苦苦支撐。“金九銀十”并未給家裝企業帶來轉機。
高端客戶會帶來更高的利潤,這是心照不宣的共識,但是有能力攬到大單的家裝公司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小家裝企業和游擊隊把精力主攻于占顧客群體多數的中低端客戶上。然而這部分業績受精裝修房的沖擊,外加成本上升等因素擠壓,“利潤點很低”,業內人士表示。面對裝飾市場少見的低迷態勢,在價格方面,家裝公司始終保持著一種博弈狀態。某裝飾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價格戰打起來最終誰都不會有好處。”這也代表了目前絕大多數家裝公司的共同心聲。對他們而言,今年以來的主材、人工等費用攀升,已造成施工、管理成本提高,加之市場低迷,假使此時再硬頂著打價格戰,要是石頭不小心砸了自己的腳那損失可就大了。
根據行業協會的調研顯示,家裝行業的綜合制造成本提高了30%,勞動力成本,從勞動法實施以來,平均勞動成本已經上漲了25%,而且在5年以內會翻一番,這是廣東省勞動廳最新發布的數據,5年之內使勞動者收益有一倍的增長。新勞動法的實施給家裝行業帶來很大的沖擊。而且,裝修工人屬于流動性較大的一個群體,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并辦理社保,又存在諸多風險。所以,新勞動法對于以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為發展特性的家居企業來講,很多老板都把它當作一道經營的“坎兒”。
從住宅的供應結構看,2008年家裝客戶以中小戶型為主,而且房價的高位侵占了家裝的利益空間,這是來自房地產行業的壓力。此外,一些建材商紛紛介入家裝,加上“馬路游擊隊”的干擾,家裝公司需要繼續收縮利潤空間與之爭奪客源。而且木材、陶瓷、電線、油漆、五金等裝修材料紛紛漲價,直接導致了家裝公司經營成本的增大,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模式創新:
或將成為突圍法寶
國內的家居飾品賣場在做大、做專后要注重培育品牌,只有這樣才能與國際家居飾品品牌相抗衡,從而贏得更多的市場。
同樣對家裝行業而言亦如此,各方面價格上漲以及樓市低迷等因素也影響了家居業的發展。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毫不諱言當前處于家居行業的轉型期,傳統的模式發展起來越來越困難,因此轉型的定位就是由以前傳統的家裝服務商轉型到家裝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相關行業專家也表示,下半年對于家裝行業來說形式依然嚴峻,各家裝公司都把創新模式作為突破“重圍”的法寶。于是,東易日盛加大了其木作工廠的推廣,形成其新的核心競爭力;闊達裝飾則將推出其第五代“主體家裝”,以目標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從六大方面服務消費者;元洲裝飾則將環保的理念完整地貫徹到設計、施工、產品等一系列環節當中;博洛尼裝飾則在精裝、工裝上發力,以及拓展全國渠道,力求增強抗風險能力。
種種情況顯示,家居家裝業轉型創牌已勢在必行,因為只有業內的強者才能安然度過行業的寒冬,成為市場中優勝劣汰后的幸存者,既而迎來明媚的市場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