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正促成漲價風 濟南舊村改造房“咸魚翻身”
春節前的樓市,眾多樓盤在平淡中煎熬度日。相比之下,過去一些舊村改造項目如今隨著政策的逐漸解凍有望扶正。受此影響,昔日“野樓盤”便開始聞風漲價,“身價”上調,儼然成了近期市場的主角。
經十東路南部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舊村改造項目,因為所處地段有升值潛力被普遍看好,因此,在去年8月份盡管其“身份”還是野樓盤,可售價卻在2300元/平方米左右,隨著去年11月底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這一有望“轉正”的樓盤便調價,現在均價已經到了3000元/平方米左右。
省城天橋趙家莊濟濼路以北有個較大規模的舊村改造項目——鼎舜趙苑,因為規模較大,手續不全,過去是有名的野樓盤。然而,隨著濟南市政府解凍政策的出臺,這一樓盤成了被追捧的對象。過去銷售均價在1700元/平方米,而如今開發建設單位放出風來,要給房子每平方米加價500元—600元,這樣就可辦理房產證。“我們天橋區一共批準了兩個舊村改造項目,我們就是其中一家,漲價是必然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售樓小姐說話底氣十足。
符合政策有望轉正的“舊改房”漲價不足為奇,而一些和政策不沾邊的嚴重違規項目居然也聞風而動,跟進漲價,銷售勢頭較猛。濟微路北部靠近北外環的幾個舊村改造項目,兩年前售價不過1000元/平方米,而如今每平方米已經漲到了1800元—2000元。工業南路上一個舊村改房樓盤,曾經被有關執法部門多次責令停工整頓,但是這卻擋不住樓盤價格的上漲,過去每平方米不超過2300元,現在居然到了3600元左右。“我們手續正在補辦,以后肯定有房產證。”售樓人員幾乎都是這樣來回答購房者的疑問,到底是真是假購房人一頭霧水。
客觀講,舊村改造本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大好事,然而,部分居委會或“開發商”在利益的驅動下盲目建設舊改項目,造成一系列亂占土地、規劃混亂、產權證難辦等社會遺留問題,使舊村改造一度面臨尷尬境地。據濟南市城管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他們核實,共有96個村居正在進行違法舊村改造項目的建設,建筑面積達800多萬平方米,不少市民因為價格便宜而購買了舊村改造的房子,已經有200多萬平方米的舊村改造的房子交付使用。
濟南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認為,在新的政策下,有些“野樓盤”咸魚翻身,僥幸“轉正”時,違法項目的建設單位必須補足土地出讓金和配套費等“欠賬”。但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問題是,這部分“遲到”費用事實上真正會由誰來交?從目前的跡象看,部分購房者“連帶”受罰,替建設單位埋單。這顯然不公平,購房者應該注意鑒別,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