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購買瓷磚的時候,商家往往會用“在磁磚的背面滴點水”這種方法來指導消費者鑒別瓷磚的好壞:滲水快,吸水率就高;滲水慢,吸水率就低。
全國室內污染治理企業聯盟主任李志華近日撰文稱,判斷磁磚質量最常用的方法是判斷其吸水率,吸水率低證明瓷磚的密度高,抗污染的能力也強。吸水率高則瓷磚容易被腐蝕,質量顯然有問題。磁磚背面滴水法,雖然常用,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準確。因為,瓷磚出廠前一般都會經過一道干燥的工序,對于這種瓷磚,用滴水法可以檢驗,而對存放一段時間的瓷磚再用就不準確了,因為如果瓷磚的吸水率比較高,久置于潮濕的空氣中,瓷磚中的含水量會增加,此時用滴水法判斷,瓷磚也會滴水不滲,因此無法表明其吸水率高低。
李志華指出,判斷磁磚吸水率的正確方法是敲擊瓷磚,由聲音判斷瓷磚的質量好壞。聲音清脆而且大,證明瓷磚的燒結效果好、密度高;聲音發悶,則說明密度低,吸水率就偏高,這樣的瓷磚質量不是很好。
另外,磁磚的體積、重量和質量之間沒有什么聯系,磁磚的強度取決于自身的質地。質地好的瓷磚并非越厚重強度就越大。許多輕質地的瓷磚也有很高的強度和堅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