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是傳播流行性疾病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人們在追求健康生活的時候,已經意識到了打造一個有質量環境的重要性。只是當我們把更多的目光瞄向臭氧層、大氣污染、尾氣排放等大環境問題的時候,室內環境污染其實正在成為威脅我們健康的首要環境問題。夏季,人們又會習慣性的躲進了開啟空調的室內避暑。可是,我們真的能高枕無憂地躲在室內消暑納涼嗎?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統計顯示,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疾病負擔超過室外空氣污染造成的負擔5倍。即便是在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員集中訓練基地這樣對衛生環境高度重視的場所,我們的世界冠軍們也同樣在經受著室內空氣污染帶來的考驗。
【正文】
位于北京市崇文區天壇東路的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是國家隊運動員集中訓練的場所,這里曾經培養出783個世界冠軍和86個奧運冠軍。目前有960位國家隊運動員正在這里參加訓練,其中包括多位世界冠軍。2007年1月中下旬,這里突然受到了流感的襲擊,多位運動員發病。
【同期】 國家舉重隊運動員 張國政
就是感覺發冷,冷,然后這骨頭啊,身上的骨頭啊,捏下去哪都疼,里面捏下去哪都疼,哪都特別疼,全身發冷,然后無力。
【正文】
作為國家培養世界冠軍的搖籃,這里的衛生和安全保障一直受到高度重視。
發現個別隊員感冒后,訓練局馬上采取措施,對所有場館、食堂和宿舍進行消毒。不僅如此,還對患病隊員進行一一隔離。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措施并沒能阻止流感在全局范圍內的暴發。
【同期】國家舉重隊運動員 張國政
緩得很快兩天我就好了,后來接著我們陳文斌陳導,我看他也倒下了,后來接著石志勇啊,然后我看還有張平啊,很多。后來等于說我們隊包括教練包括隊員有很多人都有感冒啊、發燒啊這些癥狀。
【正文】
不僅舉重隊,體操隊、羽毛球隊等都有隊員感冒。羽毛球隊的老將張寧還因為感冒、持續發燒,缺席了重要比賽。
【同期】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副局長 孫為民
當時我們在整個全局九百多運動員、教練員當中有接近40人感冒。
【正文】
每個專業隊都有自己獨立的訓練場館、宿舍和食堂,這些地方還經過了仔細地消毒,況且每一個患病隊員也進行了及時地隔離,流感怎么還會在各個隊之間大面積暴發呢?流感病毒來自哪里?又是通過什么途徑在各隊之間傳播的呢?這些問題使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找到確切的答案,訓練局于是向疾控中心求助。醫學專家進行細致的調查后,問題終于有了答案。
【同期】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副局長 孫為民
通過檢測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說病毒在飛沫或者這些東西一旦進入空調系統之后可能很快的會傳到其他的房間,因為它這個空調系統是相通的。
【正文】
原來問題就出在他們使用的空調上。一般來說,空調分為集中式、分體式和混合式三種類型。集中式空調是指負責對空氣進行加熱或制冷的冷熱交換器集中在空調機房內,在這里統一對空氣進行處理,然后通過風機送往各個房間;而分體式空調的空氣冷熱交換器則分散在各個房間內,空氣在房間里制冷或加熱;混合式兼有兩種特征。這里使用的正是集中式空調。也就是說在這里所有的場館都共用一套空調系統,靠一個大型的空氣處理裝置集中處理空氣,然后通過管道送到各個房間。就這樣看似相互獨立的各個場館、宿舍和食堂,實際上又是相互連通的。
專家檢測后發現,由于空調的風管長時間沒有清洗,里邊積塵很多,這給病菌提供了營養,同時這里具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流感病菌能夠在這里存活、繁殖和傳播也就不奇怪了。
原來傳播病毒的罪魁禍首就是集中空調。訓練局很快召開緊急會議進行部署,請有關機構對集中空調風管系統進行了徹底的清洗消毒,切斷病毒傳播的這個鏈條。
一般來說,集中式空調系統由于具有處理空氣量大、有集中的冷熱源、設備運行可靠等優點,在工程中廣泛采用。目前我國大約有超過500萬個集中空調使用單位,并且呈每年10%的速度遞增。這些集中空調主宰著現代樓宇內部空氣的新陳代謝,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現代樓宇之“肺”。
主持人:現代建筑物正越來越多地采用了全封閉式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對改善公共場所空氣環境舒適度的確起到了積極作用。那么這些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的自身健康狀況到底怎么樣呢?我們的記者隨同衛生部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對全國幾大城市的集中空調系統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體檢”。
【正文】
專家告訴記者,對于辦公室工作人員來說,在室內的時間往往是室外的6到9倍。因此集中空調的衛生狀況和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這些集中空調的衛生狀況到底怎樣呢?記者隨同衛生部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多個大城市進行了調查。
一般來說,集中空調主要由空氣處理裝置和風管兩大部分組成。空氣處理裝置負責對空氣進行冷熱處理,處理過的空氣則通過風管送到各個房間。
最容易產生污染的地方就是風管。對于一棟現代化的大樓來說,主風管、支風管就像人體的動脈、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一樣形成完整的網絡,密密麻麻分布在各個角落。一般來說,一棟20層高的大樓,其全部風管加起來長度大約有10公里。由于風管四壁濕度比較大,空氣中的顆粒物很容易黏附在這里,日積月累形成很厚的積塵。風管內部具有適宜的溫度、濕度,又有積塵提供營養,就成了滋生細菌和真菌的溫床。
記者在北京找了一家寫字樓進行調查。這是一棟19層高的大樓,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物業人員告訴記者,20年來,集中空調的風管也從沒進行過清洗。
有關人員打開了風管,記者聞到一股惡臭的氣味。按照國家《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集中空調風管內每平方米積塵量不能超過一克,也就是肉眼根本不能看到灰塵的存在。但事實卻完全出人意料。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研發了專門用來清洗風管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具有多種功能,可以對管道內的情景進行自動拍攝記錄,也可以對管道內的積塵進行自動取樣以供科學分析,還可以對管道的積塵進行清洗和消毒。
這是機器人在管道里邊拍攝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管道內壁的積塵多達兩三厘米厚,管道內到處飄飛著絮狀的東西。檢測人員對機器人采集的積塵標本進行了測量分析。
【同期】檢測人員
檢測采樣后經過實驗分析每平方米污染物達到149克,也就是超過國家標準149倍。
【正文】
他們隨后對每一層的風管內壁積塵量都進行了測量,發現即使積塵最少的一層也超過國家標準42.75倍,最多的一層居然高達367.15倍,整棟樓平均超標178.03倍。
我國集中空調的使用興起于上個世紀80年代。但由于集中空調的風管系統錯綜復雜,形態各異,大的有一人多高,小的高度只有十幾厘米,單靠人工,管道清洗難度很大。長期以來,一些集中空調的風管從建成至今都沒有進行過清洗。即使目前新建的一些建筑,也缺乏專門針對集中空調的驗收標準,這也是導致集中空調風管內殘留大量裝修垃圾的原因。
清洗人員隨即利用機器人進行了清洗。清理出的東西不但有大量的塵土、施工垃圾,還有動物尸體。其中發現一團黑乎乎的東西,散發著惡臭的氣味。
【同期】清洗人員
記者:這是什么東西啊?
你看這是死耗子。
記者:死耗子?
啊。
記者:這外邊是毛啊?
嗯。
【正文】
經過多天的緊張工作,他們終于把這棟樓的所有風管清洗完了。記者在現場看到,僅僅一天他們清理出來的垃圾就多達幾百公斤。他們說,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整棟大樓一共清理出了近兩噸的垃圾。
記者隨同衛生部和中國疾控中心的調查發現,商場、賓館和寫字樓等公共場所空調風管污染嚴重的現象比較普遍。
某賓館是一家三星級的賓館,從1990年建成至今一直沒有清洗過;某超市是一家全國連鎖的大型超市,打開送風口的過濾網,過濾網上沾滿了厚厚一層黑色的絮狀污染物,這家超市的工程部經理坦誠,一直沒有清洗過。其實早在2004年底衛生部就在全國60多個城市,對近千家賓館、商場等公共場所的集中空調進行抽檢,結果顯示衛生合格率只有6%。其中風管污染是最主要原因,抽檢的近千家賓館中,風管積塵超標最嚴重的高達476倍。
人們無論上班、購物、外出就餐都離不開集中空調的環境。記者在央視國際網站作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近1/5的人每天在集中空調環境下逗留超過8個小時。
為了了解風管污染對室內空氣的影響,記者隨同衛生部和中國疾控中心調查了多家賓館、商場和超市,專家經過對上千個數據進行分析后初步發現了一些規律。
【同期】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研究所所長 金銀龍
我們發現在集中空調風管里面顆粒物跟微生物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往往在室內空氣里面的顆粒物跟微生物超標也比較嚴重。
【正文】
其實,美歐發達國家曾對集中空調系統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有集中空調的環境中,有42%的污染來自集中空調系統,占所有污染來源的比重最大。
2006年,衛生部對全國集中空調的抽檢結果也印證了這個問題。檢測發現由于風管污染的原因,空調所送空氣的衛生質量問題最為嚴重,細菌總數全國平均超標36.9%,可吸入顆粒物超標29.6%。
本來集中空調吐出的應該是干凈衛生的新鮮空氣,然而由于管道污染嚴重,卻吐出充滿灰塵和各種病菌的“臟氣”。專家指出,長時間在污染嚴重的集中空調環境中生活,很容易引起對鼻黏膜、口腔黏膜甚至眼睛的刺激,還會產生呼吸困難、頭疼頭暈、胸悶等癥狀,給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將這些癥狀稱為“不良建筑物綜合癥”,并將其與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及肥胖等共同列入人類健康10大殺手黑名單。
【同期】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研究所所長 金銀龍
這些微生物有許多微生物可以引起人體上呼吸道的感染。還有就是螨蟲,這個螨蟲可以引起過敏的人群產生一些過敏性的疾病,比如說哮喘。
【正文】
不僅如此,一些顆粒物還會產生致命的危害。
【同期】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 金銀龍
除了它本身能對人體產生危害以外,在顆粒物的表面往往沉積著一些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有一些比如說像多環芳烴,特別是多環芳烴里面的苯并(a)芘,它是很容易對人造成危害的,特別是它還有可能引起肺癌、肝癌等多種腫瘤的發生。
【正文】
除了積塵和微生物,我們還在多個集中空調的冷卻水塔中檢測出了軍團菌。
專家告訴我們,軍團菌是潛藏在集中空調里最致命的殺手。如果集中空調受到軍團菌的污染,人們很容易感染軍團菌病。
【同期】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 金銀龍
軍團菌病是死亡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一旦發生病人就會出現高燒、寒顫、咳嗽、胸悶等等類似于上呼吸道疾病這樣的一種癥狀。一旦暴發流行它的危害是相當大的,現在一般的報道它的死亡率是在5%到30%。
【正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到2000年,世界各地因為集中空調造成的“軍團菌病”暴發已經達到30多起,感染2000多人,死亡幾百人。
【同期】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 金銀龍
我們在冷卻水塔里面發現軍團菌檢出的陽性率還是比較高的,現在有些地方的檢出已經達到15%、20%,甚至于有的地方達到了30%。
【正文】
2006年,衛生部對全國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的抽檢中也發現,軍團菌檢出率高達24.5%。
主持人:顯然,空調通風系統由于長期運行、卻疏于清潔等原因,已經成為公共場所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空調病已威脅到全球近1/3都市人口的健康安全。
【正文】
發達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經開始重視集中空調的風管清洗工作,到1990年前后開始普及并建立了相應行業和國家標準。我國由于使用歷史比較短,這方面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
從2003年Sars以后,集中空調的衛生管理工作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同年8月,衛生部出臺了《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從技術方面對空調風管的衛生標準、清洗方法等方面作了規定。
2006年3月1日,衛生部又實施了《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和相配套的三個技術規范。在2003年衛生規范的基礎上明確了公共場所經營者的管理責任,強制他們定期對集中空調進行清洗。
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這些政策并沒有得到有效地執行,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據中國疾控中心統計,目前全國公共場所有500多萬家集中空調使用單位。但記者了解到,已經進行清洗的寥寥無幾。
【同期】衛生部衛生監督局環境與傳染病防治處處長 楊霞
上海我們了解大概清洗的有二百多家,北京清洗了有一百家,等于是不足1%。
【正文】
2006年3月1日,《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和三個技術規范實施后,上海、深圳等地就把集中式空調列為重點監督工作內容之一,積極推動落實,但效果并不樂觀。
【同期】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 周艷琴
我們整個全市的衛生監督機構一共查了200余家集中空調的使用單位,發出了責令整改通知60余份。
【正文】
而深圳的情況也與此類似。
【同期】深圳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 黃錦生
我們市目前空調通風系統主要的問題是清洗消毒制度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正文】
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的各個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一樣。開放式冷卻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空氣過濾裝置每半年更換一次,空氣處理機組等每年清洗一次,而風管系統內積塵和微生物有嚴格限制,大致兩年需要清洗一次。
由于目前空調清洗費用比較高,一棟大樓需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但如果不清洗,衛生處罰力度又很輕,商家對這些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更不會太關心了。這種情況本需要政府強制實行,但衛生監督人員也存在著執法上的困難。
目前所有衛生執法所依據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頒布于1987年,已經不適應社會形勢的發展。衛生執法人員反映,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處罰力度過輕。
【同期】上海衛生監督所副所長 周艷琴
比如集中式空調如果它幾項衛生指標不及格,我最多只能罰他八百塊錢,而他清洗一個集中式空調他要花上幾十萬塊錢,那么兩者怎么來選擇,作為一個物業管理或作為一個企業來說,它可能會多數選擇后者。
【正文】
據了解,國務院法制辦已經將修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列入2007年的立法計劃,新法將大大加重處罰力度。
【同期】衛生部監督局環境與傳染病處處長 楊霞
我們打算在這個條例里要加大對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這塊監督管理,主要就是強調對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管理,加大監督的力度。
主持人:近些年出現的大批高檔智能化樓宇、商廈引進了大量世界上最先進的樓宇設備,希望能為業主、顧客創造更舒適、更安全的辦公、購物環境。但是,和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這些大廈中看不見的集中空調風管里藏污納垢的衛生環境死角。雖然硬件上達到了標準,但在管理上卻留下了健康安全的缺憾。那么,在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世界環境日”的時候,也許我們更急需從身邊的空調出風口開始進行一次環境大掃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