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些新裝修的房子出現了墻面裂紋、地板縮縫等問題,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只要稍加修理便可復原。此外,專家提醒,如果供暖期間多加養護,很多問題都可以消滅在無形之中。
1.墻面出現裂紋/裂縫
房間的邊角、墻面等地方容易出現不規則的裂紋,而一些如吊頂與墻面、背景墻與墻面等不同材質結合的地方,更容易出現裂紋或裂縫。
原因:一般來說,10%的墻面在裝修后會出現裂縫、裂紋的情況。其中5%左右的裂縫影響墻面外觀。主要是由于涂刷完后房間的干濕度對比太強造成,這些問題50%發生在冬季,所以冬季是墻漆出現裂紋的高峰期。
解決辦法:
在供暖期間,這些裂紋和裂縫可以暫時不用處理。因為有些細小裂紋只是環境干燥過度引起的,很有可能會在春天天氣潮濕后自動愈合。而裂縫如果選在供暖季維修,一是環境封閉粉塵多不利于環保健康,二是重新刷漆后的部位與原有墻漆干濕不一,容易收縮不均,產生脫落。供暖季結束后,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把裂縫處鏟除,重新打磨刷漆即可。
2.瓷磚開裂
煙道、污水管包管處的瓷磚出現開裂,部分瓷磚出現脫落。
原因:這些部分的瓷磚出現開裂的原因主要是使用了木龍骨或劣質輕鋼龍骨,在冬天供暖季,隨著空氣的干燥,水泥壓力板與龍骨間的收縮系數不一,發生變化后造成龍骨變形,進而就會導致瓷磚開裂。此外,在施工時,如果水泥砂漿攪拌不均,干透后也會發生膨脹不一,導致瓷磚開裂。
解決辦法:
瓷磚開裂不易修復,除非更換瓷磚。如果是瓷磚脫落,則需要檢查瓷磚空鼓率,將空鼓的瓷磚取下,并重新鋪貼。
3.墻體結露
供暖期后,一些房間的墻壁上會掛有水珠,一些墻體還會掉粉和發霉。
原因:當以下3個條件都具備時,屋內就會產生結露現象。首先,墻體保溫性較差,墻體薄、不密實。如果沒有進行保溫處理,或保溫層出現裂縫也會造成墻體保溫能力下降。其次,室內外存在較大溫差,當溫差較大時,就有可能會產生結露現象;三是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大。
解決辦法:
一般來說,出現墻體結露的一般是房間的北墻,業主可以做內保溫,以增強墻體的保溫能力,即在內墻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層保溫板,然后用石膏板封蓋。
4.木門變形
在冬季,有些木門會出現無法閉合或自動開啟的狀況。一般來說,冬天干冷,門靠窗的一面容易形成“鍋底彎”(朝窗戶方向彎)。
原因:“鍋底彎”是由使用環境的溫差變化帶來的變形,這種變形是暫時的,大可不必擔心。如果關著的門自動開啟,可能是安裝或使用過程中出現了歪斜。如果不嚴重,只是關門比正常感覺偏松,則是由于正常的門套收縮,導致門鎖與門之間的距離變大。這基本屬于正常的伸縮變化,等供暖期結束后即會恢復。
解決辦法:
如果木門自開自關,就必須專業人士進行調整。此外,應該在木門的使用過程中多加保養,如冬季干燥時,室內使用加濕器,或者每天清潔時用擰干的濕布把木門擦一擦,緩解干燥程度;夏天和換季、供暖前后盡量保持門框的開啟狀態,使室內通風,減少干縮濕脹對門的影響。
5.壁紙翹起/脫落
a.進入供暖期后,壁紙出現起翹或者膩子脫落等現象。
原因:由于房間內溫度的突然加劇,濕度變小,壁紙發生收縮,就會出現壁紙翹起的現象。如果空氣中濕度過小,膩子層也會發生脫落現象。
解決辦法:
在房內放一盆水或者使用加濕器。此外,盡可能避免溫度的突然升高或降低。
b.窗戶旁邊的壁紙出現發霉現象。
原因:熱空氣在窗戶玻璃上形成水汽,沿著窗戶往下流,導致發霉。
解決辦法:
每天擦掉玻璃上的多余水滴。
c.暖氣后的壁紙出現發黃變色現象。
原因:質量達標的壁紙經過防曬和抗紫外線等處理,即使是在暖氣后面,其溫度也都在20〜30℃左右,用手摸會比較暖和,并不會發生變化。即使局部溫度過高,顏色的變化是自然統一的。如果局部變色,說明壁紙顏料的穩定性較差。
解決辦法:
有凸凹的壁紙,會有一些浮灰沾在壁紙上,應定期清理,因為進行過防靜電處理和防曬處理的壁紙不易沾塵土和變色,如果出現局部變色,可以“割補”的方法換同花色的壁紙。
6.地板縮縫/開裂
進入供暖期后,一些地板會出現縮縫的現象,有些實木地板還會出現起裂。
原因:一般來說,進入供暖期后,隨著空氣的干燥度增加,地板大多會發生或多或少的縮縫現象。不過有的縮縫幅度較小,在濕度恢復的情況下縫隙會變小,恢復正常。有的縮縫幅度過大,不僅影響美觀還影響使用,也無法恢復至正常狀態。如果環境長期太過干燥或者地板本身的含水率過大都會造成這種情況。實木地板起裂除了這兩種原因外,還有可能是使用的地熱溫度過高,超過地板的承受能力。
解決辦法:
縮縫過大的話,需要重新鋪貼地板或者有的廠家會使用補縫劑來處理。解決此類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保證房間內的濕度在40%-60%之間,可在房間里多放幾盆水或使用加濕器等方法提高房間的濕度。有說法稱冬天實木地板應該多打蠟來封住板材內的水分,防止水分過度蒸發,但實際上打蠟只能保護地板表層,這種方法遠比不上直接調節房間的濕度有效。
□ Colin/文 技術支持:輕舟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