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目前我國2000余種食品添加劑中 六成無法檢測 衛生部上午稱屬誤報
今天上午,衛生部新聞發布會回應關于“我國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近六成無檢測方法”的說法。
近日,有媒體報道,目前我國2200種食品添加劑中,近六成無法檢測。
上午,衛生部表示,我國目前有食品添加劑2314種。這2000多種添加劑,就其產品本身而言,一些有資質的單位都能開展純度、理化項目的檢測,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我們所說的無檢測方法,指的是這些添加劑在食品中的“殘留檢測”。
中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接受法晚記者采訪表示,檢測方法雖然不全,但不會影響公眾的健康安全。目前衛生部等相關部門也正在加緊重新梳理和制定相關的檢測方法。
媒體報道
2000余種食品添加劑
六成無法檢測
近日,有媒體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組近日完成了對各地的檢查,日前在北京舉行執法檢查組第二次全體會議,梳理、分析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據了解,由于技術的限制,食品添加劑中有六成無法檢測。
央視報道中稱,衛生部工作人員表示,國家檢測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據,使用任何檢測方法都需要通過多次實驗論證,最后把檢測方法列入國家標準。但是判定檢測方法的研究過程比較復雜。據了解,我國目前2000余種食品添加劑中,有檢驗標準的只占總數的四成。這也就意味著,有六成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
記者調查
加工助劑和香料
多無檢驗方法
4月22日,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1—5批匯總)》中,顯示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共47種,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共22種,合計69種。其中有37種均在檢測方法一欄中顯示“無”或者空白,占總名單數的54%,也接近六成。
為什么添加劑的數量一下子從不足百種“躍升”到2000多種?
中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就食品添加劑而言,可以簡單歸為三大類,分別是《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GB2760)里面提到的300多種,另外還有加工助劑和香精香料。陳君石解釋,這樣總共加起來的話,我國現在確有2000余種食品添加劑。
陳君石介紹,在這些添加劑里面,有國家質量規格標準的確實是少數。因為單就所有的香精香料而言,就達1000多種,這些全部沒有國家質量規格標準。而沒有國家質量規格標準,當然就沒有檢驗方法,因為檢驗方法是國家質量規格標準中的一部分。
其次,加工助劑也絕大部分沒有國家質量規格標準,相應也就沒有檢驗方法。
最后,就是GB2760里面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正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有22種功能,不包括加工助劑和香精香料)共有300多種,里面也有一部分是沒有國家質量規格標準的,“據我了解,這部分不會少于100個。”陳君石說。
權威解讀
檢測不復雜 只是“沒必要”
一名不愿具名的衛生部門專家表示,關于媒體報道的2000余種食品添加劑中,部分無法檢測,指的就是食物殘留中的添加劑成分。并非因為“太復雜”而不檢測,而是因為其中的一部分的檢測也是沒必要的,這些“沒必要”的情況有三種:
第一,是添加劑本身屬于食物成分。比如淀粉、海藻劑等,大家都知道,海藻劑就是海帶的提取物,所以本身就沒有檢測的必要。
第二,是自限性。所謂自限性,就是說比如像塑化劑,本身在添加時,添加的少了能達到想要的軟化效果,但是添加多了,就變成了黏稠的一團,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再比如紅色素,添加一些能達到想要的粉紅的效果,但是添加多了,就成了血紅,所以這類添加劑本身的自限性,就決定了它們添加時候的量必須要很少,并且這種自限性的量絕對低于人體本身限制攝入的量。
第三,還有一類添加劑,本身只是用于食品的生產過程中,為了完成或者方便生產的某一過程而添加,能隨著生產過程的進行,就逐步減除或者自行揮發等,最后剩余到成品里面的東西就極少極少了,也沒必要檢測。
不能盲目照抄國外方法
陳君石解釋,現在在國外,添加劑都是有檢測方法的,但我們不能盲目參考,不是簡單抄國外方法就行。
因為國家建立一種檢驗方法,不僅需要參考國內外的方法,還要經過我們自己實驗室的多種檢測論證,種族不同,身體素質等也有所差別。
另外,一個檢驗方法的建立,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要有一個過程。此外,靠檢測把關還有成本的問題。
比如,涉及牛奶、乳及乳制品等的非法添加物質多達六種,如果每一批乳制品都要檢測六種禁止添加的物質,那這些成本肯定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還有一個問題是,檢測需要時間,出了檢測報告再供應市場,鮮奶可能就過期了。陳君石表示,這在實際中也不現實。
添加劑的檢測分類
添加劑在食品當中 即《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規定哪些添加劑可在哪些食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多少
添加劑本身檢測 即食品添加劑作為一種產品,它本身的質量規格標準
監管進程
新檢測方法正在制定中
陳君石表示,這幾年來,國家一直在不斷完善國家質量規格標準。“就GB2760里面的種類來說,三年前我們只有幾十個食品添加劑的國家質量規格標準,現在已經達到了約200個。”他說。
另一名衛生部門專家也強調,目前確實還有一大部分需要檢測但是現在還無檢測方法的添加劑存在,衛生部等相關部門也正在加緊重新梳理和制定相關的檢測方法,專家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完成。
衛生部此前表示,目前已列入“名單”中的個別非法添加物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測方法。此外,“名單”以外的其他非食用物質或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一旦發現,也應及時報告衛生部。
衛生部表示,將進一步研制方便、快速、準確的檢測手段,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同時,衛生部要求各地要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調查隊伍,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
多知道點兒
GB2760
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中,除保證其發揮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應保證食品的安全衛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相關規定,衛生部制定并與國標委聯合頒布了《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
本版文/記者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