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貴,誰替患者出出主意省點錢呢?
許多患者得病后不堪忍受醫治負擔。其實想減輕負擔也有竅門。
看病須帶老病歷。許多老病號曾多次就醫,經過多次檢查,如不帶這些資料,醫生往往把你當作初次看病者,勢必又開出許多化驗單及其他特殊檢查項目。有了過去的檢查報告單可以不再重復或減少重復檢查項目,省下不少開支。
大病上大醫院,小病去小醫院。如果是感冒、消化不良、小的外傷等一般疾病,大、小醫院診療程序并無多大差別,有時復診純粹是為了配藥,完全可以去基層醫院,不但節省開支,還可減少候診時間,何樂而不為。
不必都找專家。有些疾病經過多個專家多方位的檢查,診斷已經明確,以后就是復診隨訪的問題,可以在普通門診進行,并不影響治療效果,以節省掛號費。
別求高檔檢查。日常門診中好多疾病可以通過常規的檢查手段,三大常規檢查,加上心電圖、B超之類的特殊項目即可診斷,沒有必要再做CT、磁共振等昂貴的檢查。像肝膽病變,心臟病、某些腫瘤,B超并不比CT、磁共振遜色。
不求高檔藥品。很多疾病可以用一般常用的藥物治愈,能用普通藥品治好的就沒必要用進口藥、合資企業的藥。常用的青霉素、阿司匹林、板藍根之類的藥物,既廉價效果也好,可以先用,很多新藥不但價格很高,且不一定安全。
看病要對口。許多綜合醫院,分科越來越細,就是一個內科也有許多分支。許多病人缺乏醫學知識,不知道他的病該掛什么號,不但多花冤枉錢,而且輾轉各個科室耽擱診療,您可以先到預診處咨詢,對號“入座”。
到定點藥房配藥。現在許多醫院允許處方外帶,到平價的藥房配藥可以便宜20%左右,多跑點路,能省下不少錢,劃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