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反偽斗士方舟子的新書《科學成就健康》首發式上,方舟子、何祚庥(中國科學院院士)、司馬南、郭正誼(中國科普所原副所長)集體亮相,四人旗幟鮮明地指出,社會上流行的一些保健品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
針對這四位名人日前掀起的“保健品無用論、保健品有負作用論”,中國保健協會昨日發布聲明稱,其言辭沒有根據,在誤導消費者。上海保健品協會則表示,名人發言更須謹慎,中國的保健食品行業準入標準列全球前位,具備很好的安全性。雙方還互給對方扣上了“誤導消費者”的大帽子。但因此處于風口浪尖的保健品企業,卻用沉默對抗著外界的猜疑。
方舟子直指腦白金“引發中風”
2月4日,集體亮相的方舟子、何祚庥、司馬南、郭正誼,以“識別假醫、假藥、假保健品”為新書首發式主題,直接將矛頭指向當前最流行的、最名牌的保健品,并稱許多保健品誤導消費者,發表了“腦白金的成分是一種抑制性成熟的激素,濫用激素可能會增加中風的危險”、“人體不能直接吸收核酸,食用過多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人吃了核酸營養品覺得‘效果不錯’是心理作用”等言論。此外,這本書還對豐胸產品、減肥產品等都做了毫不留情的批評。
方舟子現場還表示,書中用近二十頁列舉了一些常見中藥的毒副作用。中藥毒副作用被普遍隱瞞,這方面的信息也很少。比如,2003年2月新華社以系列報道的方式,首度披露了著名清火良藥龍膽瀉肝丸的主要成分關木通含馬兜鈴酸可能導致尿毒癥,該藥名列公費醫療藥物名錄,而早在1993年西方醫學界便已經注意到了馬兜鈴酸導致腎衰竭的問題,并且有許多國家都陸續發出了含馬兜鈴酸中藥的禁售令。
中國保健品協會:不是藥,哪來毒副作用
針對四位名人的科普發言,中國保健協會昨日在其官網首頁上發出《關于保健品,究竟是誰在誤導消費者?》的官方文章,言辭犀利地對方舟子等四人的言論及觀點進行反駁。該文章引用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徐華鋒的話稱,稱只要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批準,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就不應遭到任何懷疑。
中國保健協會稱,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共有27項保健功能,都是衛生部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部門經過動物試驗或人體試食試驗,有些還要增加興奮劑檢測后才確定的,具備相當的權威性。腦白金膠囊、口服液的保健功能是改善睡眠、潤腸通便;珍奧核酸膠囊的保健功能是免疫調節。這類食品確實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只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但不能要求其具備與藥品相當的療效。此外,保健食品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文章還表示,保健食品根本就不是藥,因此也就無從談起任何毒副作用。
涉事保健品企業無響應
相比于中國保健協會的高調反駁,被方舟子等人指名道姓逐一揭批的涉事企業反應確出奇的平靜。一保健品行業企業昨日表示,其產品已經經過國家相關部門審批,足可證明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會反擊所謂名人的言論。另一家被方舟子重點點名而再次處到風口浪尖的保健品企業珍奧核酸,其新聞發言人手機昨日則一直未能撥通。另有保健行業業內人士稱,方舟子是在為新書《科學成就健康》進行炒作。
上海保健品協會韋思濤昨日表示,保健食品首先是“食品”,具備可安全食用的特性,其次才是其保健功能。而我的保健食品審批制度可以說已經相當苛刻。保健產品在上市之前,國家有關部門須對送審品做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送審周期一般要在8個月到一年左右;批準上市之后,相關部門還會定期對產品進行抽查。韋思濤甚至對方舟子等四人的學術背景進行了質疑,稱術業有專攻,在某一學術領域有貢獻的人并不意味著在所有領域都可妄意評論。
方舟子被跟蹤恐嚇
有網絡媒體報道,就在新書首發前幾日,方舟子被三名不明身份的人跟蹤并進行恐嚇。據稱,方舟子2月1日前往在北京的工作室,在進入公寓的電梯后,有一個人跟進了電梯,過了大約一個小時,有個人敲門,說是送快遞的,當方舟子開門后,此人便甩下一句話:“你自己做的什么事你自己知道”,然后扔下一封恐嚇信就跑掉了。根據監控錄像發現,跟進電梯的人和送“快遞”的人還有另外一人,總共三人一起對方舟子進行了跟蹤及恐嚇。目前北京警方已經介入這一恐嚇事件的調查。
方舟子博客上摘用了該篇網絡報道。事實上,方舟子早在前幾天就已經對于保健品行業及中藥行業進行了多番的揭批,包括前幾年鬧到沸沸揚揚的揭發“基因皇后”陳曉寧、揭露“核酸營養”騙局等,而此次對保健行業的“全盤否定”更是招來了一片罵聲。方舟子博客也不得不聲明稱,因中醫支持者在這里炸版,決定關閉其的評論功能。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