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011年10月進口工業品不合格情況。
2011年10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工業品0.40萬批,貨值46.02億美元;批次不合格率1.48%,貨值不合格率6.85%,批次和貨值不合格率同比分別下降0.41%和0.24%。不合格進口工業品主要包括金屬礦、非金屬礦產品、成套設備,主要不合格原因是品質缺陷、數重量短缺、與合同不符等,主要產自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美國、印度等國家地區。
六、2011年10月特種設備事故情況。
2011年10月,全國共發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17起,死亡19人,受傷14人,與2010年同期相比,事故總起數和死亡人數持平。事故原因主要是特種設備違章作業和管理不善。以上事故正在按照特種設備事故調查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七、質檢總局應對脊髓灰質炎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
目前,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尼日利亞等國的脊髓灰質炎仍處于流行階段,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年8月末以來發現野毒株感染脊灰病例。
為此,質檢總局發布警示通報,積極采取措施,嚴密防范疫情傳入傳出。一是要求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加強疫情信息監測與報告,密切關注疫情動態變化,多渠道,多途徑收集信息。二是要求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要嚴密加強口岸檢疫查驗,對來自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出入境人員,要重點加強口頭主動申報、體溫檢測、醫學巡查等措施,發現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脖頸僵硬以及下肢弛緩性麻痹等癥狀的可疑病例,要及時排查并按程序采取有效醫學措施,做好并保存相關記錄。三是加強聯防聯控。與當地醫療衛生、交通、海關、邊檢等部門密切溝通合作,明確防控的重點地區、重點航線和重點人群,檢疫可疑病例的移交、診治流程,確定檢測實驗室、移交病例的指定醫院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留驗場所。四是加強宣傳教育和衛生處理工作。在旅檢口岸運用多種形式告知出入境人員有關疫情信息和防病知識,防止出入境人員感染疫情。對直接來自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受染或有受染嫌疑的交通工具、貨物、集裝箱、行李、郵包和患者排泄物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對20天內有脊髓灰質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發生的交通工具上的飲水、食品,可采樣檢驗,必要時實施消毒;對脊髓灰質炎流行地區的交通工具上的飲水和食品,應當采樣檢驗,必要時實施消毒。
質檢部門將繼續密切跟蹤疫情動態,采取科學有效措施,防控疫情的傳入,保護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獲悉,11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1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基本狀況。數據顯示,國內加工的奶粉等7類食品合格率逾9成;不合格進口食品518批,涉及飲料、糕點等19類產品。
一、2011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基本狀況。
國內制造業產品方面。2011年第三季度,國家監督抽查共4677家企業生產的4798種產品,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8.5%,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大、中、小型企業國家監督抽查批次抽樣合格率分別為95.1%、91.3%、86.7%。日用消費品、工業生產資料、農業生產資料、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等重點產品的批次抽樣合格率分別為88.4%、86.1%、87%、88.5%
進出口商品方面。第三季度,全國共檢驗檢疫出口商品372.07萬批,貨值1792.08億美元。檢出不合格出口商品0.55萬批,貨值2.09億美元,批次和貨值不合格率分別為0.15%和0.12%。
全國共檢驗檢疫進口商品110.28萬批,貨值2327.85億美元。檢出不合格進口商品3.92萬批,貨值239.02億美元,批次和貨值不合格率分別為3.55%和10.27%。
食品方面。第三季度,國內生產加工食品,國家監督抽查中乳粉、紅茶、嬰幼兒配方乳粉、醬腌菜、膨化食品、蜜餞、烏龍茶等7類692種食品的批次抽樣合格率為91.8%。
進口食品化妝品,全國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518批、化妝品15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9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飲料類、糕點餅干類和水產及制品類;不合格產品來自45個國家或地區;微生物、食品添加劑和標簽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產品質量投訴方面。中消協第三季度受理質量投訴達到7.5萬件,占全部投訴的50.2%;安全問題投訴0.2萬件,占全部投訴的1.3%。各類投訴問題所占比例:百貨類占25.9%,服務類占32.6%,家用電子電器類占24.5%,家用機械類占5.3%,房屋及裝修建材類占4.4%,農用生產資料類占2.1%,其他類占5.2%。
全國質檢系統12365投訴舉報系統共受理產品質量申訴1.5萬件,申訴熱點產品主要是轎車、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電視機、飲料,共占申訴總量的14%。
執法打假方面。第三季度,全國質檢系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6萬余人次,立案查處案件2.4萬起,現場處罰案件5520起,查獲假冒偽劣產品貨值13.6億元,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案件98起。其中,查處食品、建材、家電下鄉產品質量安全違法案件12959起,涉案貨值8.36億元。查獲劣質絮用纖維制品原料10.12噸、偽劣絮用纖維制品3.71萬件。
汽車投訴及召回方面。第三季度,共收到汽車產品缺陷相關投訴1865起,其中涉及進口汽車投訴信息162起,國產汽車投訴信息1703起。共實施缺陷汽車召回31起,召回缺陷汽車111.71萬輛,其中實施進口汽車召回12次,共召回進口汽車4.11萬輛,實施國產汽車召回19起,共召回國產汽車107.60萬輛。
針對第三季度產品質量問題,全國質檢系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一是召開問題產品質量分析會。組織召開了食糖、手機、電力變壓器等產品質量分析會,對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及時進行了后續處理,消除產品質量的一些隱患,將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企業列為后續監管重點,加大監管力度,督促企業完善質量管理和生產技術、工藝,促進企業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使產品質量突出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二是加大執法打假力度。以食品、農資、建材、家電下鄉產品等產品為重點對象,開展了專項執法打假,繼續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的行為。繼續加大了質量違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公布了湖北省質監局查處熙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制售假酒案、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查處違法進口國家禁止進口電子廢棄物案等10起執法打假典型案件。三是嚴格食品生產監管。針對食品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認真進行分析和研判,及時調整了食品質量監管的工作重點,繼續加大對問題產品的跟蹤抽查力度,充分發揮監督檢驗在食品質量監管中的作用,保障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同時,嚴格生產許可條件,指導地方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保障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