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質監局公布近期對本市生產毛衣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本報訊 (記者 田欣 通訊員 隋紫萱)昨日,廣州市質監局公布近期對本市生產領域毛衣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抽查的54批次產品中有9批次產品不合格。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最多,有的標稱羊毛28.4%,實測只有21%。不合格名單中,標稱“艾哲”、“水云間”、“HIMuomo”等商標也在其中。
根據檢測結果,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的最多,有5批次產品不合格。纖維成分含量是服裝產品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也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格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實測的纖維含量與標注值不符,如標注“腈綸71.6%,羊毛28.4%”,實測結果為“腈綸52%,錦綸27%,羊毛21%”;第二種是纖維成分名稱標注不規范,如標注“竹絲纖維57%,棉25%,錦綸18%”,實測結果為“粘纖57%,棉24%,錦綸19%”。
“沒有資料顯示有竹絲纖維這個東西”,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技術部部長張玉蓮向記者表示,現在有一種概念,是從竹子中提取纖維素,但也不能叫竹纖維。根據資料,粘纖是指從木材和植物藁桿等纖維素原料中提取的 α-纖維素,或以棉短絨為原料,經加工成紡絲原液,再經濕法紡絲制成的人造纖維。
已有3200000條與毛衣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