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合肥的一些熱衷于時尚的人士都愛到上海、南京購物,如今,省城的高檔消費品市場也迅速崛起。以化妝品為例,目前國際一線前10位的品牌已有7家入駐合肥。高端消費悄然升級,“炫耀型消費”也隨之興起。有關專家指出,高端消費需理性。
市場潛力仍在釋放
“眼下,我省高端消費品的消費潛能仍未被釋放,市場飽和度比較低。”瑞景商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旗下的瑞景國際購物廣場是我省最高檔的商場之一,從2004年底開業以來,每年的業績以30%的速度在遞增。
據介紹,省城另一家瑞景名品店開業于1998年,十年發展之后,由于面積有限,無法容納更多的品牌進入,從2007年開始調整,又加上了兩層的營業面積,今年還將繼續調整,擴容一倍。“我們的商場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會對商品品牌、類別進行調整。不斷淘汰一些業績低迷者,引進更有吸引力的品牌。 ”瑞景國際購物廣場的有關人士說。此外,各品牌的柜臺本身也處在不斷翻新的狀態。為了跟上時尚潮流,每個品牌的專柜用了兩三年,商家自己就會對專柜進行改造,以全新的形象出現。
高檔商場的迅速擴容、不斷出新,身后廣闊的幕布是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畫卷,繁榮的市場培育出一批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時尚人士。
高檔消費品,也有人稱之為 “奢侈品”,通常被解釋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過去,不少顧客認為一線城市的高檔消費品種類齊全,在那里購買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有業內人士透露,其實,在一線城市,一些高端消費品的市場占用率已經達到了較為飽和的狀態,反觀二線城市的空間更大。就同一個專柜的新品分配而言,合肥往往也能爭取到獨家的款式,并不輸北京、上海等地。比如某一品牌上市5款新品,很可能在上海投放3款,在合肥投放2款,這樣兩地的新品都將是獨有的。
高端消費品市場最為關注的,是有著品牌忠誠度的核心顧客。奢侈品賣場對這一顧客群的培育是全方位的,如時常邀請他們參加時尚新品發布會、品牌鑒賞會以及高爾夫球運動等。據了解,我省高檔消費品賣場的核心顧客數量一直在增長,但具體增長的數據,有關商家拒絕透露。
顧客呈年輕化態勢
“奢侈品?當然會買!只要買得起。 ”采訪時,記者遇到的年輕人幾乎都如此回答。比起父母輩的謹慎,他們對高檔消費品有著更多的興趣和購買傾向。
安徽外國語職業技術學院的葉佳是買得起奢侈品的年輕人之一,做生意的父母給了她一個優越的家境。葉佳最常去購物的地方是香港,那里“可以打折,特別是一些好的化妝品。 ”即便如此,她仍然表示,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她絕不會購買,因為那意味著浪費。采訪中,一些年輕人雖然直言自己會經常購買奢侈品,但是卻拒絕透露姓名和父母職業,顯得異常謹慎。這折射了一些年輕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們熱衷追求高品質的產品;另一方面,似乎又不太好意思將這種“追求”明朗化。
比起能夠買得起奢侈品的 “少數派”,絕大多數年輕人只能在看看時尚雜志上的圖片或電視里大牌新品的發布會。不少接受采訪的學生表示,現在雖然買不起奢侈品,但以后有了一定經濟實力多半會買,“奢侈品牌背后都有著自己的定位和文化,購買這些產品可以享受優良的品質。 ”
有專家分析,奢侈品的消費者中既有具備相當經濟實力的人群,也有將購物視為“善待自己”的一種形式的工薪階層,據省城一家以經營女性奢侈品為主的商場工作人員介紹,在商場購物的絕大部分女性年齡約在30歲左右。一位供職于省城某外企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會在節慶日購買高檔化妝品、名表等來犒勞自己,“雖然不可能將奢侈品作為常規消費來對待,但是偶爾買上一兩件,可以提升生活品味,扮靚心情。 ”除了偶爾購買奢侈品以“自我犒勞”之外,有些工薪階層的購買者還帶著一些無奈。采訪中,有外貿公司職員告訴記者,由于工作性質,時常要接觸到外賓,對方都是一身名牌,自己也不能含糊,否則會影響公司形象。 “生活、工作環境的影響十分巨大。當你周圍的人都用著LV、GUCCI的拎包,你不買一個就感覺沒有融入其中,雖然這些物品高昂的價格讓人心疼。 ”
炫耀型消費要不得
高端消費品的大蛋糕,引得省城不少商場欲嘗鮮。據業內人士透露,除了個別一開業就定位在高端消費品的商場,一些以經營大眾品牌為主的商業集團也逐漸涉足奢侈品銷售。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隨著省城城市建設和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也不排除有外地高檔商場來合肥開設店面的可能。
奢侈品在省城的亮相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炫耀型消費”風潮引人擔憂。有社會學家指出,不少人在消費奢侈品時,并非是出于對該品牌文化和定位的了解和喜愛,而是在“炫耀”自己在財力等方面的高人一等。一些顧客在選購名牌產品時,對品牌標識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對物品本身的重視。在省城淮河路步行街某商場購買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的小李向記者抱怨:“這雙鞋上的品牌標志太小,牛仔褲稍微長一點就把標志遮住了,那穿出去還有什么意思? ”
對奢侈品的的炫耀型消費,還帶來了仿冒品充斥的問題。在合肥市不少街巷的沿街小店,常常售賣各種仿版品牌服飾。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仿冒品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品牌形象,但也起到了在民眾中普及品牌知識的作用。當一些潛在顧客群具備了一定的消費能力之后,會成為品牌產品的擁躉者。同樣,在一開始接觸奢侈品的城市或人群,可能存在消費不理性等現象,一旦奢侈品消費市場成熟,理性消費自然不會遙遠。()
專家提醒高端消費莫入誤區 炫耀型消費要不得
2008-09-01 15:21 《安徽日報》 田婷 王樂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