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數千元,現在僅需幾百元,就能三亞玩上一周,或者享受麗江、西雙版納等7日游……”,看到這個,您會心動么?
眼下,網絡團購日益紅火,團購旅游尤其走俏。從國內游到國外游都可以“團”,超低折扣的“白菜價”和豐富多樣的產品選擇吸引了不少旅游愛好者的目光。但是,火爆熱銷的背后是“餡餅”,還是陷阱?您得看仔細。
一般來說,旅游產品的利潤并不高,本不應該有太大的折扣,如果其價格遠遠低于成本,必將通過安排游客消費、增加自費景點等來獲取利潤。2012年 3•15晚會提醒消費者,在團購旅游產品時:
第一,選擇口碑好、有知名度的團購網站和信譽好的、提供旅游產品的旅行社,以保證團購的旅游產品質量;
第二,對于超低價、超低折扣的旅游團購,消費者要謹慎選擇。仔細閱讀團購內容細則,付費項目具體包括哪些服務內容,需要自費的項目有哪些等,含混不清的活動規則一定電話或當面詢問清楚;
第三,出行前盡量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索取并保留好相關發票,在確認了旅游行程及相關細節后再出游,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