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日用消費品的廠家造假,在外包裝上冒充“廣東省著名商標”,涉案商品在廣州市越秀區寺右新馬路華潤萬家超市銷售。在工商局責令華潤萬家改正的情況下,該超市仍然沒有停止銷售造假商品。法院判決消費者維權勝訴,華潤萬家“退一賠一”。
廠家造假自吹是名牌
2011年3月28日,蔣先生在華潤萬家超市購得由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太力吸膜掛鉤”一個,價格為13.9元,該產品外包裝注明“廣東省著名商標”。蔣先生使用發現產品質量不好,通過查詢發現,“太力吸膜掛鉤”曾遭舉報,華潤萬家超市還被責令整改。
“被責令整改卻還在賣,這不坑人嘛。”蔣先生為此將華潤萬家超市告上法庭,并要求賠償。越秀區法院審理查明,蔣先生為證明其主張提交了以下證據:“太力牌五頭吸膜掛鉤”外包裝違法標注“廣東省著名商標”字樣;2011年3月10日,天河工商部門對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天河公園店進行檢查,發現該店于2010年10月1日從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購進265個外包裝標注的上述產品,已銷售257個,余下8個當日退回廠家。2011年3月10日,工商局認為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銷售上述產品的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但考慮到該店在此前已主動將未銷售的商品下架,違法情節輕微并及時糾正,因此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該店立即停止銷售。
華潤萬家對蔣先生的起訴不予認可,認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所指的“經營者”應為“生產廠商”而非銷售者。
銷售商把關不嚴被判退賠
越秀區法院審理認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著名商標的權益以被認定的商品為限。未經認定為著名商標或者超出著名商標認定的商品范圍的,不得使用“廣東省著名商標”的文字及其標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將此類冒用“廣東省著名商標”的產品公開銷售,誤導蔣先生作出錯誤的選擇。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退還貨款13.9元并依法賠償13.9元。訴訟費全部由被告承擔。
商家辯稱已盡審查義務
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到廣州市中院。
華潤萬家認為,一方面,涉案產品的包裝來源于生產廠家,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并沒有任何添附和修改。涉案產品由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包裝標注有產品名稱、產地、產品標準、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符合《產品質量法》第27條規定的標識要求。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作為銷售者,已盡了必要的審查義務,不違反《產品質量法》第33條驗明標識義務。
二審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涉案產品有“廣東省著名商標”標志是否構成欺詐。法院認為,根據《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在廣州市天河工商分局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該店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之后,同月,消費者仍可在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處購買到涉案商品,說明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在明知的情況下仍繼續銷售涉案商品。
因此,認定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把關不嚴,致使存在欺詐性的商品流入市場,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符合懲罰性賠償的構成要件。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記者 劉冠南 通訊員 穆健 劉冬梅
已有65000條與華潤萬家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