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山西公司總經理辭職
就“余氯門”致歉 堅稱“并非生產事故”
因“余氯門”纏身而遭到公眾質疑,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在事件持續發酵多日后,終于在事件原發地山西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當面回答媒體提問。可口可樂就“余氯誤入飲料”事件給消費者帶來的擔憂和顧慮道歉,表示山西公司已經作出人事調整,總經理換人;山西裝瓶廠目前整改完畢,已向質監部門提出了復產申請。
對于相關批次產品的善后處理,可口可樂表示可滿足消費者提出的退換貨要求;但仍然強調產品“絕對安全”可以放心飲用,更堅稱此次事件“并非生產事故”。
山西公司總經理換人
“我們已經對山西公司的關鍵崗位做出了調整。”昨天下午在太原召開的發布會上,可口可樂大中華及韓國區總裁魯大衛表示,“余氯門”事件發生后,原任總經理向公司遞交了辭呈,新的總經理也已于昨日上任。
由于發現該廠存在一些不符合生產規范的情況,山西省質監局4月28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可口可樂山西公司做出了停產整改的處罰。截至昨日,山西廠仍然處于停產狀態。對此,可口可樂(山西)飲料公司董事蘇燕向媒體通報稱,山西廠已經完成了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調查后提出的相關整改意見的落實工作,“我們已經提交了恢復生產的申請,省質監局派專家組在工廠進行復核。”蘇燕表示,預計生產將在近期恢復。
相關飲料“余氯”檢測合格
根據可口可樂方面通報的情況,今年2月3日,因個別員工操作失誤,導致生產輔助用水混入飲料生產用水中,造成部分產品中“含有極微量的余氯”。據悉,這涉及到共9個批次的121058箱飲料產品,其中76391箱進入市場,尚有44667箱目前封存,等待銷毀。
對于造成飲料“余氯”的原因,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董事蘇燕表示,“余氯誤入飲料”事件是由于個別員工操作失誤,導致生產輔助用水進入到飲料生產用水中。同時,可口可樂強調,混入的并非“消毒水”,而是用來清洗飲料瓶內壁的包裝清洗用水,也是合格的軟化水,其水質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美各國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可放心飲用。山西省有關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也顯示,9個批次樣品中游離余氯實測值均低于國家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中規定的限量值。
可口可樂公司科學與法規事務總監孫偉表示,反復的內部檢測表明,含有微量余氯的可口可樂飲料“只是不符合口味指標,對人體并無安全影響”。
強調可“退換貨”并非召回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可口可樂(山西)飲料有限公司發布最新聲明,用最新出廠的產品為客戶和消費者換回所有2月4日至8日期間的汽水產品,同時消費者也可以要求退貨。魯大衛還表示,此事并未對可口可樂在華銷售產生影響。
對善后處理方案堅稱“退換”而非召回,曾受到公眾和媒體的指責。但可口可樂公司依然堅持這樣的說法。“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不存在召回的必要。我們實行退換貨,是為了解除消費者的疑慮。”蘇燕表示,即使是已經在市場銷售的相關批次產品,也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這不是一起生產事故。”
對于此前封存在庫未銷往市場以及通過退換貨收回的飲料,可口可樂公司將在質監部門監督下全部銷毀。“這都是安全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做確實是一種浪費。”魯大衛表示,“但這樣可以對外界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交代,大家不用再有任何疑慮。”
刪除生產記錄員工已停職
在“余氯門”爆發后,可口可樂數度通過官方微博等渠道發布聲明,先否認問題,后又指責媒體失實,最后經山西省質監局認定媒體報道屬實后又“被迫”承認問題,前后矛盾。對此可口可樂(山西)飲料公司董事蘇燕表示:“調查需要一個過程,最初的聲明確實沒有寫好,造成了媒體公眾的誤解。現在我們對這件事已經了解清楚,所以能和大家坦誠交流”。
此前有消息稱,可口可樂公司對報料人進行調查,并刪除了2月4日至8日期間全部電子郵件和相關生產記錄,而關鍵證人被安排帶薪休假。對此,可口可樂一一作出回應。“所謂的報料人,我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到底是誰。”蘇燕表示,歡迎任何人對可口可樂公司的生產管理和品質提高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她也稱,如果是內部員工,還是希望“首先采用內部溝通的方式”。
“刪除生產記錄的事情絕對不存在,所有的生產記錄已經提交給山西質監局調查組。”蘇燕稱,刪除工作郵件的事情的確存在,是因為“個別人”在明知公司要求全面透明配合調查的要求下,為了避免承擔責任,刪除了敏感時間段內的部分郵件;此后公司通過技術部門把刪除的郵件恢復,主動提供給調查組。目前這幾個員工已經停職,而且將會受到非常嚴肅的處理。蘇燕還表示,目前確實有員工帶薪休假。“但這是從配合調查的角度出發,讓個別員工暫時離開工作崗位配合調查。” (特派記者竇媛媛)
(北京晚報)
已有540000條與可口可樂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