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廣州5月20日消息(記者黃少煥)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日前,廣州某果菜批發市場抽取了70個大白菜樣品,送到廣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檢驗結果顯示,送檢的70個樣品中7個不合格,這些樣品來自7個省份,共計122.4噸。
據了解,對于甲醛保鮮劑平時是沒有進行檢測。不僅是因為檢測手段不夠,還因為國家沒有相關標準。這次在大白菜中檢測出甲醛,也是送到檢驗之后檢測出來的。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沒有明確提出可使用的保鮮劑、添加劑范圍和劑量,只是提出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然而,相關的強制性技術規范并不十分明確,而且甲醛檢測目前也沒有納入我國農產品檢測的范圍內。
甲醛主要對人體存在一些,據說對身體不好,而且產生癌癥這些因素,也有專家建議,甲醛本身不是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不僅不能夠用于食品當中,也應明確不能使用于初級農產品中。政府部門應盡快評估白菜等農產品運輸過程中使用甲醛的危害性,并健全法規加以規范。
據了解,這122.4噸大白菜已經進行了銷毀處理。在價格上,除大白菜以外,目前市面上蔬菜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瓜豆類這些蔬菜,從菜籃子供應情況來看,是不成問題的,價格應該也是逐漸逐漸走低。
(中國廣播網 黃少煥)
已有180000條與農產品 黃少煥 食品添加劑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