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裝倉庫已被查封 張憲江/攝
楊林市場上還能見到“吉象”牌豬油
作為云南規模數一數二的企業,無論是在本地市場,還是外地市場,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金菜花”、“吉象”油品牌都有著很大的銷量和影響力。前日晚上,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通報,該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違法加工食用油脂,昆明市質監局已責令該企業召回“吉象”牌散裝豬油、桶裝豬油、豬油植物油調和油3個問題產品。這樣一條爆炸性的消息,讓昆明油脂市場“非常緊張”。
分裝倉庫已被封
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楊林工業園區,成立于2010年,距離嵩明縣楊林鎮僅有幾公里之遙,專業生產和經營“金菜花”牌系列植物油、高營養價值的山茶油、核桃油、橄欖油、“吉象”牌系列精煉豬油,以及精選大豆、高蛋白豆粕、菜粕等產品。
“幾條線都沒有停止生產,和以前一樣。”昨天上午,該公司的一名保安對記者說,到目前為止,公司的生產環節一切正常,幾條生產線仍在運轉,而且,公司生產的“金菜花”等產品并不存在問題。該保安介紹,公司在楊林的包裝廠還在建設中,所以產品生產出來后,都是用專門的車輛運到昆明涼亭的包裝公司進行分裝,然后再運送到各地。
昨日15時許,記者來到昆明涼亭的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只看到一名保安正在守大門,并沒有工人在進行分裝作業。公司一樓和二樓的倉庫已經貼上了封條,上面有“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五日,曲靖市公安局封”的字樣。
“采購環節出了問題”
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穎煜稱,“吉象”牌豬油主要是采購環節出現了問題。按照該公司作業流程,采購來的原料會被運到豐瑞油脂公司昆明涼亭進行分裝,然后再發貨給各個經銷商。云南豐瑞油脂公司每月生產“吉象”牌豬油約二三十噸,占整個公司銷售份額的5%,是根據各地經銷商訂貨量來生產的。“是最近一個季度的原料出現了問題,以前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張穎煜說,公司是按月度采購原料的,采購地主要在廣東省,但沒有固定的原料廠。
“原料廠家先郵寄樣品,公司對樣品進行檢測,檢測合格之后公司再與原料商簽訂訂購合同。原料商負責運輸原料,待原料運到昆明,再進行一次檢測,然后才進行分裝。”張穎煜稱,在整個分裝環節,豐瑞公司沒有添加任何添加劑,產品分裝完成后,還要再進行一次檢測,然后才配發給各個經銷商。
“目前已經對相關采購人員采取了停職處理的要求,對涉嫌違反食品安全的人員將追究法律責任。”張穎煜稱,目前已經對全省范圍內的經銷網絡下發書面通知,要求對“吉象”牌的相關產品采取就地封存,統一運回昆明指定地點,等待處理意見。
“還有二三十噸未召回”
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在全省有23個經銷點,其中昆明僅有小街和小板橋駿騏經銷點。5月18日16時許,該公司已經停止涉嫌產品的生產工作,并設立全省產品召回點23處,全省范圍派出了30名服務人員分赴各地進行蹲點守候,做好消費者的召回、賠償事宜。張穎煜表示,截至5月17日,公司已經召回了98.26噸的“吉象”牌豬油,目前還有二三十噸未召回。
“每次檢測都是合格的,但是為什么這一次會出現問題,應該是檢測設備已經陳舊了,可能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張穎煜稱,涉嫌違規的產品目前已經由相關部門就地封存了,要等相關部門檢測結果出來之后,再進行下一步處理,如果有問題就會立即銷毀。對于今后是否還會繼續使用“吉象”這一品牌,張穎煜說,目前還沒有做出相關決定,要根據相關部門要求來處理。
記者走訪楊林:部分商戶仍在銷售
據記者了解,在“吉象”牌系列精煉豬油淡出市場前,楊林的很多家庭使用的都是該產品。然而,昨日上午,在楊林鎮農貿市場里,已經很難見到“吉象”牌系列精煉豬油。在得知“吉象”牌系列精煉豬油等3個問題產品被實施召回后,即便很多商戶儲有該系列產品,現在也已將其收到隱蔽的地方。
“現在沒有了,幾個月以前就已經進不到貨了。”在該農貿市場開糧油店的老李表示,早在幾個月以前,店里就已經停止銷售“吉象”牌散裝豬油,即便是在整個市場,現在也買不到該產品了。“這是假貨,上面是油,中間是蠟,下面是水,之前的好名聲都被毀掉了。”做了十幾年糧油生意的老李表示,“吉象”牌豬油以前很好賣,因為質量能夠保證,很受當地消費者青睞。隨著質量嚴重下滑,而且出現造假現象,現在在整個農貿市場里,早已見不到該產品。“沒出事的‘金菜花’現在銷售還很好。”他說。
不過,記者走訪后發現,該市場的部分商戶仍在銷售“吉象”牌豬油,而且價格比之前貴。“只有這些了,你要的話20元/公斤。”昨日上午,楊林鎮農貿市場一名商戶從店鋪的隱蔽角落拉出幾桶“吉象”牌豬油說,在當地,這種產品幾個月前就已經瀕臨“絕種”了。
記者注意到,這家店賣的“吉象”牌豬油每桶為4.8千克,配料為豬油和食用油,外包裝上明確標有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認證等字樣。
超市:“吉象”株連“金菜花”
昨日,記者還走訪了沃爾瑪、家樂福等市內大型超市和一些社區的小超市,并未發現有豐瑞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吉象”牌系列食用油出售。
在南屏步行街的家樂福超市,食用油專區陳列著“云瑞”菜籽油和“金菜花”系列的一級菜籽油、純正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等產品,價格從26.9元至122元不等。“金菜花一級菜籽油”陳列區的貨架上空出了很大一片位置,一位超市銷售人員正往貨架上補貨。該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她沒見超市賣過“吉象”牌系列豬油。
當時,一對老夫婦正在挑選食用油,當黃先生拿起一瓶2升裝的“金菜花純正菜籽油”時,他的妻子連忙說:“不要買這種油了!”雖然黃先生表示,報紙上說只是豬油有問題,但他的妻子依然堅持不買這個廠家生產的油。記者遂問銷售人員,是否“金菜花”油出現了問題。銷售人員稱:“沒有聽說過,這個油是沒問題的。”雖然有銷售人員的解釋,但黃先生及其妻子還是決定不買“金菜花”油,轉向其他品牌食用油專區。
在延安醫院附近的沃爾瑪超市,記者也沒有發現“吉象”牌豬油的蹤影,但能見到“云瑞”和“金菜花”系列的食用油。家住東華小區的康女士稱,她家的豬油一般都是自己買新鮮的肥豬肉回家煉的,從來沒買過外面煉好的豬油,一般購買的食用油都是菜籽油或色拉油等。今天早上,康女士聽朋友說豐瑞公司的“吉象”牌豬油出了問題,雖然報道稱這個廠家的其他油沒有問題,但她心里還是有點不放心,“以前沒買過這個廠的油,以后估計也不會買了。”她說。
昆明沃爾瑪新聞發言人姚奕屺表示:“沃爾瑪超市從來沒賣過‘吉象’牌散裝豬油。”目前,該超市沒有接到顧客對這個廠家其他食用油的相關投訴。
大型農貿市場:僅一家在售
走訪完超市,記者隨后來到篆新農貿市場、新迎農貿市場等市內幾家大型農貿市場。
記者在篆新農貿市場和新迎農貿市場走了一圈,僅有一兩家商店老板稱之前賣過散裝豬油,但都是顧客來問,預訂了,他們才進貨,進的貨不多,一般就一兩桶。“吉象”牌豬油之前也有顧客來買過,但買的人不多。
大樹營后營農貿市場內共有五六家銷售糧油的商店。多數商家表示,他們不賣散裝豬油,只賣散裝菜籽油和瓶裝色拉油,只有位于市場最頂頭的一家糧油商店賣散裝豬油。記者來到該商店,一眼便看到兩小桶“吉象”牌散裝豬油擺在店門口的顯眼位置。這兩桶“吉象”牌精煉食用豬油,裝在透明的小塑料桶中,貼著紅色的標簽,上面寫著大大的“吉象”兩字,每桶重2.3公斤,售價45元,生產日期是2011年11月。店老板是一位中年婦女,她稱,很多外地來打工的人都喜歡買,也沒有人說過這油不好,他們店也一直賣這種油。為了證明油是正規油,該老板還扭開塑料桶的蓋子,塑料桶的桶口被一層油紙封住,“你看,桶口都是密封的,質量不會有問題。”她說。
在小街干菜批發市場,沒有一家糧油商店銷售“吉象”牌系列的散裝豬油。記者走了一圈,發現該市場內的散裝豬油多是產自四川、廣西,不僅沒有“吉象”牌的,甚至云南本地的散裝豬油都沒有。一家糧油商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今天早上報紙的封面說‘吉象’出問題了,現在誰還敢買、敢賣啊?”該老板透露,不久前,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還來批發市場查了一次,把還在銷售的“吉象”豬油全都查收了。
銷售商:兩個月前就沒賣了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昆明東部永興干菜批發市場內的五家油脂經營部。這些經營部銷售菜油、豆油等各類植物油,以及莫老爺、鵬香等牌子的豬油,但沒有銷售“吉象”牌豬油。不過,其中4家表示,他們曾經銷售過“吉象”牌豬油。“以前賣過,但是兩個月前就再也沒有銷售過‘吉象’牌豬油了。”慶豐油脂經營部的老板汪先生稱,因為經銷商那邊缺貨,所以沒有進貨銷售。
“‘吉象’牌豬油進價是4塊多一市斤,銷售價比進價多一兩毛,而‘莫老爺’牌豬油進價就八九塊,鵬香牌豬油達到11塊。”汪先生說,雖然“吉象”牌豬油價格較低,但銷量并不理想,“一個月就賣一兩千斤,大部分是一些餐館、食堂來采購,很少有家庭個人買的。”他說。
經銷商:每月僅賣三四噸
昨日12時許,記者來到昆明駿騏干菜批發市場云南豐瑞油脂公司駿騏門市云瑞食用油經營部。在該門市里面,放著大半桶40公斤裝吉象牌豬油,旁邊還疊放著五六個空的吉象牌豬油桶,并用木板遮擋了起來。門市工作人員周軼嫦稱,自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該門市就不再銷售“吉象”牌豬油了,門市里放的“吉象”牌豬油是昨日上午客戶退回的。
在該門市的召回產品登記單上,昨日上午確實有一位顧客辦理了退貨。“門市主要銷售食用植物油,以前每個月銷售的‘吉象’牌豬油僅僅只有三四噸。”周軼嫦說。當時,一位食用油銷售商正在該門市進貨。該銷售商稱,他從來沒有銷售過“吉象”牌豬油。
生活新報 記者 李俊佳 江吉煒 保磊
助讀3步提煉“食用豬油”
5月18日的新聞通報會上,昆明官方使用了“非食品原料”這一表述。很多市民議論,認為就是以地溝油為原料。對此,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先生回應說,兩者的具體區別,他也不清楚,還要等待質監部門最后的結論。“我們現在只是‘涉嫌’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他強調。
據相關人士介紹,地溝油最早是用來生產肥皂或皂液的。在硫酸等酸性催化劑作用下,地溝油可以分解為脂肪酸,加入燒堿后,生成脂肪酸鈉,進一步處理就得到皂液或肥皂。此外,地溝油還可用于生產高級潤滑劑(脂肪酰胺)、脂肪酸和甘油等。近年來,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地溝油成為生產生物柴油的廉價原料。
各類劣質油統稱地溝油,包括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超過一定次數后,重復使用的油。據相關人士介紹,一些不法商販在將地溝油處理后賣給酒店和食堂充當食用油前,主要經過如下3道工序:
脫色處理
將大量的白土加入地溝油中充分攪拌后倒入過濾機,原本褐紅色的液體轉眼間變得清澈透明,油的酸值大大降低。
水洗
將脫色的油倒進一個大水池中不停攪拌,去除水溶性雜質和沉淀物,再進一步脫色。
真空除臭
將處理過的油放入真空罐加熱,抽真空去除異味。經過三道工序處理的地溝油顏色澄清,無明顯異味。
小貼士
六招識別地溝油
“地溝油檢驗方法”這一世界食品安全技術王冠上的“明珠”,至今在中國還是無人摘取。針對制作工藝粗劣的地溝油,相關專家表示,不妨使用“感官鑒別技巧”。不過,對于利用高級機器提煉的地溝油,要通過感官鑒別,非常困難。
看顏色
主要看油的透明度、色澤。未精煉的地溝油色澤暗淡混濁,略顯暗紅色。
聞氣味
如果地溝油的加工工藝較低級,可以聞到酸腐氣味。
嘗味道
地溝油會發酸,有哈喇味。
測水量
地溝油的水分含量一般超標。可取油層底部的油一兩滴,涂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并聽其響聲,有水分的會發出“吱吱”聲。
查渠道
詢問并確認食用油的進貨渠道。
問價格
食用油有一定成本,如果油的價格太低,就很可能有問題。
(生活新報)
已有748條與吉象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