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吳穎)針對近日有報道“全聚德廢棄烤鴨油被不法分子收購并轉賣”事件,昨日,百年老字號企業全聚德集團公司正式對外發出公開致歉信,對整個事件做出解釋、道歉與整改承諾。
此前的5月25日,有媒體報道“全聚德鴨油被轉賣地溝油,小販用來炸薄脆”。次日,報道涉及的兩家全聚德門店負責人解釋稱,自警方介入后才發現,回收廢油脂的公司偽造了證件資料欺騙了門店。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媒體對百年老字號受騙一事進行報道和評論。昨晚,全聚德集團公司對外發布了長達千字的致歉信。
記者看到,這封致歉信的開頭,用加粗的黑體寫著“高度重視 真誠道歉 堅決整改 強化監管”。致歉信中表示,全聚德集團對廢棄油脂被不法分子轉賣事件高度重視,對所屬個別企業在廢油脂回收企業清運資質審查不到位、監管不力深感內疚。
對于犯罪嫌疑人偽造證件、欺騙企業的行為,全聚德集團表示憤慨與譴責,并保留對全聚德公司造成的損害訴諸法律的權利。
致歉信中闡述了被欺騙的事發經過。去年11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向全聚德公司發送了《檢察建議書》,指出犯罪嫌疑人王多好利用監管漏洞,偽造“北京市廢油清運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在奧運村店和三元橋店收集餐廚廢棄物。得知情況后,全聚德立即按照檢察建議,制定了整改方案并組織落實。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10月,全聚德兩家涉事企業已經更換了廢油脂收購企業,更加嚴格了清運證和資質的索要和審核手續制度。
據知情人介紹,被法院提起公訴前,王多好在全聚德收購廢棄油脂都是有手續的,能提供“北京市廢油清運證”,“甚至是拿著有紅章的清運證和資質認證來的”。這樣完備的手續在2004年算得上是正規的。
針對此次事件,全聚德集團公司表示,已經在接到《檢察建議書》后立刻進行了整改,包括更換經實地考察具有合法資質的餐廚廢棄物回收企業,同時在集團所屬各門店全面復審核餐廚廢棄物回收企業的資質,同時還要求回收企業提供銷售去向第三方企業相關資料,并且審核收油人員的資質。此外,全聚德集團公司還建立了餐廚廢棄回收管理臺賬,并實現可追溯。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問題一旦涉及知名企業,所有的板子都會一股腦打在他們身上,實際上企業也有難言之隱。他舉例稱,前不久北京稻香村遭遇的“假鴨血豆腐”事件中,明明是某肉聯廠違規牽連老字號,但因不如北京稻香村知名而躲過一劫。
實際上,全聚德事件同時也折射出目前監管部門的不到位。據悉,目前,本市的廢棄油脂收購認證歸屬不同部門管理,如市政市容管委進行行政許可管理,市環保局進行收購廠家設立的環境評價,為餐飲企業增加了廢油脂收購資質審核的難度。業內人士認為,從源頭抓起,從監管環節抓好是杜絕廢棄油脂流入不法分子手中的最根本做法。
已有26000條與全聚德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