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氧之家”制氧機
CNTV消息(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李文學報道)售價不菲的家用制氧機,有的含氧量竟然跟空氣差不多。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這些在市場悄然興起的家用治氧機只是一種小家電產品,含氧量達不到國家標準,夸大宣傳能治冠心病、動脈硬化等,著實坑苦了不少患者。
噪音大病未好反加重
哈爾濱市民彭女士兩年前患上了肺纖維病,呼吸困難,長期的藥物治療把剛滿40歲的她折磨得不成樣子。 今年1月份,她因呼吸困難再次入院時,收到一張“海氧之家”的宣傳單,業務員告訴她有了這個制氧機在家就可以吸氧了。彭女士花了近5000元錢買了一臺。
“犯病時用它根本不起作用!痹谂砼考依,記者看到了這臺像電飯鍋大小的家用制氧機,通電使用時噪聲很大,超過15分鐘就會發出一股燒焦的味道!胺覆r本來就心煩,加上這噪聲,太痛苦了。我曾向銷售員反映過噪聲和氣味的問題,但是對方解釋說過段時間就好了!睙o奈的彭女士只好買來醫用氧氣瓶治病。
57歲的市民付先生2005年患上了胸膜間皮瘤,需要靠不斷吸氧來維持生命,他當時買了一臺明牌家庭制氧機,結果發現提供不了足夠的氧氣,還經常被噪音弄得頭昏腦漲,只好改用氧氣瓶吸氧。去年冬天,已經基本痊愈的他告別了氧氣瓶,又將閑置了幾年的制氧機拿了出來,準備平時保健用。不料,用了沒幾天就引發肺部感染,又住進了醫院。
含氧量不達標有些就像吸空氣
記者走訪哈爾濱多家家庭制氧機銷售網點時發現,家庭制氧機售價四五千元,商家將其宣傳成包治百病的“神器”:不僅能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而且還能治好多年的冠心病、動脈硬化、老慢支、肺氣腫……
記者將彭女士和付先生家的家庭制氧機送到質檢部門指定的、哈爾濱市唯一一家經批準生產醫用氧氣的企業——黑龍江醫用氧氣總公司進行檢測。技術人員對這兩臺機器分別進行了使用5分鐘、30分鐘、60分鐘時的含氧量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海氧之家”的最高含氧量為61%,而明牌制氧機三段時間的含氧量均為20%。
而之前“海氧之家”的銷售人員在回答記者電話咨詢時說,它的含氧量為30%至90%,比“會造成氧中毒或者氧依賴的高濃度醫用氧氣瓶”更適合人體吸收。不用醫生指導,一天可以24小時吸氧!霸诠枮I的消費者已經過萬了”。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高壓氧艙主任李英說,氧氣是一種藥品,必須在醫生處方下使用;颊吒鶕∏榈牟煌,吸氧的流量、時間和次數都有所不同。國標規定醫用氧的含氧量不得低于99.5%,而家庭制氧機的含氧量大多達不到。低流量或低濃度的氧被患者吸進肺部,擴散混合后含氧量會降至一半左右,和空氣中的含氧量相差無幾,跟吸空氣差不多。家庭制氧機對一些疾病有康復作用,在國外只針對缺氧性群體使用,像商家宣稱的“降血糖、降血脂”明顯是夸大了。
家庭制氧沒有質量規范
黑龍江醫用氧氣總公司技術副總監曹述英說,醫用氧氣制取方法有低溫精餾法和分子篩變壓吸附法兩種。后者是由一種名為沸石分子篩吸附劑以物理吸附方法制造氧氣,制取工序不及低溫法制造氧氣的三分之一,含氧量最高為90%,而《醫用氧國家標準(GB8982)》中規定,醫用氧濃度不得低于99.5%。
醫用氧被納入藥品管理體系,生產企業須嚴格執行GMP質量認證管理。作為一種壓力氣體,醫用氧又有其特殊性,經營醫用氧除了取得藥監部門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外,還必須取得安全監督局的《危險品經營許可證》、氣象局的《防雷裝置合格證》,并受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監督檢查,手續繁瑣,所以目前藥品經營企業很少有愿意經營醫用氧的。
但像家庭制氧機這種分子篩制氧設備并沒有納入這一體系,而是被納入二類醫療器械管理,標準較松,且由省級藥監部門審批備案。而目前企業生產的家庭制氧機均屬小家電產品。
“分子篩氧的大規模使用,嚴重沖擊了醫用氧生產企業,醫用氧企業面臨著整體性生存危機。從2001年開始,陸續有企業向藥監部門上書,要求整頓和統一分子篩氧和醫用氧的標準!币晃粯I內人士指出,但至今分子篩制氧的質量標準規范還沒有出臺。
已有4200條與制氧機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