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豬血的工作間旁放著兩袋添加劑,但沒有發現“工業鹽”。
■昨日下午,佛山肉聯廠運作未受影響。
年產400噸工業鹽豬血飼料
承包商稱,收購豬血95%作飼料原料,5%賣往市場的是添加食用鹽
■新快報記者 陳榮炎 見習記者 曾春花 文/圖
繼高明威極調味品公司違規使用工業鹽水制造醬油事件(本報曾追蹤報道)后,佛山肉聯廠再被爆出黑幕:承包商在回收豬血時,絕大部分加進了工業鹽以促進凝結,這些豬血最后被加工成了飼料。廠方和承包商堅稱,少部分食用的豬血所用的是食用鹽。據悉,涉事承包商一年單從佛山肉聯廠運走并添加了工業鹽的豬血就超過400多噸。目前該承包商負責人已被警方帶走問話,其加工廠也正被調查。
現場:未發現工業鹽包裝
作為佛山市定點屠宰場之一,佛山肉聯廠昨日被媒體曝光其豬血被收購商買去后,部分豬血被現場添加了名為“白鵝牌高級精制鹽”的工業鹽(產品標準號為GB/T5462-2003)。肉聯廠方面承認,這些工業鹽豬血被制成“血粉”,成為動物飼料,部分流向市場的豬血則使用食用鹽。
報道引述食品專家分析稱,“工業鹽豬血流入食品市場的危害不言而喻,但就算做成飼料,也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廣東省鹽業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畜牧、漁業和飼料生產用鹽也必須是食鹽。
昨日下午,新快報記者來到位于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的佛山肉聯廠,發現廠內工作人員仍在開工,運作未受影響。
記者在一層屠宰車間找到處理豬血的工作間,地上放著一只血跡斑斑的大塑料桶和兩袋分別名為三聚磷酸鈉、檸檬酸鈉的兩袋食品添加劑。在旁邊的工作臺上,一箱已拆封過、有20多小包的食用精鹽已有些發潮,包裝顯示出廠日期為2012年2月16日。
記者四處查找,并沒有發現工業鹽。有員工稱,執法人員早上來調查過,把3個大袋的鹽帶走了。
肉聯廠:承認監管不到位
“豬血被認為是‘下腳料’,不值錢,要廠里自己處理很麻煩,只好承包給人家。”佛山肉聯廠所屬的佛山市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斌昨日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從1995年建廠開始,該肉聯廠一直將豬血承包給收購商陳全平。其向陳全平了解情況時,陳告訴他只有一小部分豬血供給了市場,都使用了食用鹽;其余絕大部分豬血都運回三水血粉廠里,用來加工飼料,這部分使用了俗稱的“生鹽”。
據廠方透露,佛山肉聯廠每天屠宰七八百頭豬,一天產生的豬血有一噸多,一年保守估計也超過400噸。這些豬血都以1元/頭的價格交由陳全平處理,處理的工人和車輛都是陳自己出的。
“這次問題源頭出在肉聯廠,責任不可推卸,我們承認屠宰環節監管沒有到位,特此向社會公眾道歉。”李斌表示,昨日開始已停止與陳全平合作,并找來周邊收購商前來收購豬血,要求后者嚴格按規處理豬血。
“如果袋上明確寫著‘工業鹽’,我們肯定不允許他(陳全平)用。”李斌表示,自高明威極公司工業鹽醬油事件后,已有所警醒,但確實不知道這些‘生鹽’是工業鹽”。
查處:承包商被警方帶走
昨日上午,佛山市禪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農業、鹽務等部門對佛山肉聯廠進行了檢查。該局酒類與牲畜屠宰監管科科長葉家驊告訴新快報記者,當日檢查人員在現場并沒有發現工業鹽,鹽務部門抽取了現場部分的鹽,帶回去檢測。
新快報記者獲悉,涉事的承包商陳全平昨日已被公安機關帶走問話,昨日下午,檢查人員到其位于三水區的血粉飼料加工廠調查。記者多次撥打陳全平手機,均處于關機狀態。
葉家驊說,據陳全平交代,其在佛山肉聯廠收購的豬血95%都是作為加工飼料的原料,這部分是加工業鹽制作的,另外5%左右賣往市場的添加了食用鹽。
“現在暫時還沒有證據證明陳某平用工業鹽制作豬血賣往市場,事件還需進一步查明。”葉家驊說,工商部門隨后將到肉菜市場進行抽樣調查,農業部門也會對陳某平生產的血粉飼料進行抽查,“如果查清楚確實存在用工業鹽制作豬血的現象,肉聯廠也要承擔責任。”
■專家分析
據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杜冰分析,工業鹽豬血就算做成飼料,也存在安全隱患。“就像土地被污染了長出毒大米一樣,豬、魚等動物吃了工業鹽飼料也可能將超標的重金屬沉淀在肉里,其比例和數量難以確定。”
連線本地
廣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豬血無法出具檢驗檢疫證明
新快報訊 記者 曹洪梅 報道 昨日,記者就佛山肉聯廠生產“工業鹽豬血”一事采訪了廣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彭所長說,不會開具豬血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即使肉聯廠申報,也很難開具,主要原因是豬血這一塊還沒建立一個規范的食品安全標準,缺乏檢驗的依據”。目前生豬屠宰場實行流水線作業,由于工藝技術原因,豬血很難達到單獨收集,導致很多豬血混合在一起,“可能有些豬血并不合格,一旦混合在一起,就無從檢驗了”。
已有13條與工業鹽豬血飼料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