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孫舒揚 崇曉萌)近半個月以來,國內多家號稱用“消費返利”為營銷手段的“返利網站”相繼崩盤。在看似誘人的經營模式背后,其實是一些虛假返利傳銷組織作祟。在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大背景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古五省市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通過了聯合打擊傳銷的工作方案。決定從即日起,五地區工商執法部門打破地域界限,組織并實施聯合行動,開展打擊傳銷行動。
本月7日,福建省萬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宣告倒閉,成為繼溫州炬森科技有限公司后,又一家號稱以“消費返利”為營銷手段的公司轟然倒塌。
據調查,這些“返利網站”并非是真正消費返點,而是將線下的傳銷組織搬到了網上。據媒體報道,該類網站初期的做法是,會員在加盟商購物1萬元,向公司支付1600元,該公司以每日20元返利給會員,共計返利500日。隨著會員人數的增加,后來轉為直接向公司支付1600元就可以獲得每日20元的返利,該公司從會員每日20元的返利中收取5%的手續費。此外,虛假返利傳銷組織采取區域代理模式發展“下線”,壯大會員隊伍。代理商的加盟費是1萬元。
事實上,這只是傳銷危害的冰山一角。市工商負責人昨日表示,他們在打擊傳銷活動中發現,今年傳銷呈現出公司對外無任何投資、經營行為涉嫌非法集資;銷售商品進貨價格與售價相差懸殊;經營者不斷改變經營方式;資金流轉采取異地交款等新特點。
針對傳銷跨區域性和流動性等特點,市工商負責人表示,北京、天津等五省市打破信息封閉的界限,通過聯絡員、簡報、信息等形式,搭建信息交流、通報平臺,及時實現打擊傳銷,規范直銷信息資源共享。依托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管局“打擊傳銷規范直銷信息系統”,建立傳銷人員信息庫,并共享信息,對傳銷組織和傳銷人員實施數字化監控和打擊。
對于已立案調查的傳銷案件,上述負責人同時表示,如發現不屬于該局管轄范圍,可委托成員方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并協助解救被騙到本轄區從事傳銷的相關人員。
市工商還總結了三種傳銷行為特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也就是交錢加入后才可獲得報酬和發展下線的“資格”;拉人加入發展下線,形成一定層級;從發展的下線“業績”中獲利,或從發展的人員數量計提報酬從中返利。
如果有人介紹“工作”、“生意”或者推薦“投資”,前提條件是得先交錢或者購買一定的產品,并要發展親戚朋友參加,同時許諾可以從中提取報酬,這就是典型的傳銷行為,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今年,北京工商機關已經取締涉傳場所16個,教育遣散涉傳成員770 人,立案查處傳銷案3件,罰沒款95萬元,移送公安機關刑拘35人。還有部分案件正在辦理中。
。▽O舒揚 崇曉萌)
已有450000條與傳銷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