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王川
日前,外媒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7月28日宣布,由于安全氣囊有缺陷,現代汽車將召回在美國市場上的22萬輛圣達菲及索納塔。召回對象是2006年4月19日至2008年7月7日生產的07至09款圣達菲,及2012年1月24日至6月21日生產的2012、2013款索納塔。
此次召回僅針對北美汽車市場上銷售的現代汽車產品。
現代汽車氣囊問題頻出
“多虧召回了。”北京現代伊蘭特悅動車主李先生對《投資者報》記者說,“我這車就是在7月10日北京現代召回行列內,也是氣囊問題。”
根據《投資者報》記者整理的資料顯示,現代起亞汽車集團2011年在中美兩國共召回12次,涉及車輛73.6萬輛。其中,因為安全氣囊問題召回四批次50萬輛,涉及伊蘭特、索蘭托、圣達菲、維拉克斯等在中國銷售車型。
今年,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前后有三次召回,3月,因氣囊系統存在缺陷,在美國召回14.5萬輛起亞遠艦和RONDO;6月,因氣囊安全問題,北京現代宣布召回10萬輛伊蘭特悅動。加上此次北美地區現代召回事件,短短一年半時間,僅因氣囊問題,現代汽車就已在全球范圍內召回超百萬輛汽車。
維權力度弱造成廠商不重視中國召回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稱,此次需召回車輛中,圣達菲的乘員區分系統OCS(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存在隱患,無法準確判別身材較小的未成年乘員,從而在碰撞事故中不能展開氣囊。因此圣達菲的OCS需要經過再調校。而索納塔的側向輔助性約束系統的簾式氣囊則有自行打開的風險。
現代中國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同樣進口到中國的新勝達車型因“取消”了該項安全配置,所以并不涉及召回問題。而北京現代方面表示,“中國市場銷售的索納塔已完全國產化,側氣囊及其相關部件與本次召回的美版索納塔是由不同的配件供應商生產的,并且在設計、工藝等方面完全不同,因此,北京現代相關產品并不存在此類問題。”
8月2日,《投資者報》記者來到一家位于北京的現代汽車4S店。店內索納塔8似乎沒有受到召回事件的影響,良好賣勢依舊。
問及該車是否裝有側簾式安全氣囊時,銷售人員表示,側氣簾高配車全有,國產車跟國外生產的型號技術都是一樣的,安全方面很放心。 《投資者報》記者隨后又撥通了另外幾家北京現代4S店電話,均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氣囊跟外國用的都一樣”。
此后,《投資者報》記者又聯系北京現代官方求證氣囊型號問題,公關部門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需進一步求證。直至截稿時,記者未得到任何答復。
8月2日,《投資者報》記者在國內某知名汽車論壇內發現,一篇反映本次現代汽車召回不涉及中國市場的帖子被強制刪除,刪帖理由則為涉及敏感話題。
對此,汽車評論員張志勇認為,汽車召回不涉及中國市場的事件應該理智看待。首先要查清楚是不是真的國產車不需要召回,有沒有使用有問題的配件。中國汽車市場維權力度不夠、消費者維權意識淡薄是某些企業懷有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