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獲悉,北京市金融局將中擔投資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擔)的融資性擔保機構許可證延期至2012年9月30日,9月30日以后將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取消中擔許可證。
中擔再獲“轉機”?
根據金融局5月份的批復,若中擔在8月20之前重組無進展,其牌照將被注銷。就在市場紛紛猜測中擔牌照被注銷之際,8月20晚間,中擔高層和債權人委員會成員接到北京市金融局的牌照延期的短信。
據了解,北京市金融局的正式文件已于8月20日印發,并于8月21日發至中擔公司。接近金融局的人士確認短信發自金融局的金融穩定處。
北京市金融局表示,為配合司法破產程序,并為重組可行性方案設計和實施提供條件,中擔公司融資性擔保機構許可證,延期至9月30日。期間,中擔公司繼續停止一切經營活動,繼續做好解押工作。9月30日以后,將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取消中擔許可證。
作為中擔的債權人,北京的一位企業主對此反應冷淡,他認為:“牌照延期也就是拖延時間的手段,沒什么用的。”
據財新網(微博)報道,中擔高管林鵬也表示,展期一個月是為了避免動蕩,什么也解決不了。
此前,中擔申請破產重整,但未獲法院受理。林鵬表示,法院受理破產,對許可證沒要求,金融局應該做的是協調法院,而不是展期許可證,協調法院受理中擔破產,才是正確方式。
對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要求,林鵬未接電話也未回短信。
但中擔債權人委員會代理律師周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暫時沒有聽到有接盤的企業,但是也不排除重組成功的可能性。因為在這之前中擔的重組都是商業行為,下一步可能就是配合法院進行破產重整。
期待司法機關介入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擔若能重組成功,則是“皆大歡喜”,企業可以少損失一些,也有利于實現銀行的債權,關鍵是要有企業愿意出一筆資金來重組。
在商業手段無法實現重組的情況下,中擔的不少債權人寄希望于政府主導和司法機關介入。據債權人告知,在北京市政府層面還有一個“中擔事件”處置小組,但級別較高,很少對外發布消息。
周皓表示:“司法介入下的重組和企業自行重組的目的大同小異,都是找一家企業來接盤。區別在于,法院介入,中擔就沒有自己的行為能力,而由法院指定的破產代理人替中擔說話。”
據了解,今年5月,中擔和三家債權人分別向法院申請了中擔的破產重整,但是法院以“未經過中擔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議”為由拒絕受理。
周皓表示:“提申請的債權人只有三家,也不是以債權人委員會的名義提的要求,所以法院不受理的可能性很大。”周皓認為,法院要受理債權人委員會的破產申請,則需要開一個全體的債權人會議,大多數同意這個提議才行。
北京市擔保業人士則認為,中擔的重組困難重重,除了中擔自身的原因,還要克服現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和民營擔保業發展停滯的影響。
已有458條與中擔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