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牛奶有兩處標有生產日期,請注意是否一致。
蒙牛義烏經銷商篡改牛奶生產日期
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記者實驗:用洗甲水也可輕易擦掉盒子上的日期
工商人員透露牛奶吸管黏貼處藏著真正的生產日期
蒙牛牛奶又出問題了,日前,從工商部門傳出消息,蒙牛駐義烏經銷商擅自篡改生產日期,將三千箱即將過期的牛奶賣給消費者。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浦江警方刑拘。
案件發生后,浦江縣公安局約見了蒙牛公司駐浙滬大區浙江省經理郝曉波,要求立即采取措施,追回生產日期為20111203、20111204、20111206、20111225和20111228的“利樂磚”純牛奶。
事件回顧:尚在保質期內的牛奶頻頻出問題
今年7月中旬,浦江張先生從超市買了一箱“利樂磚”蒙牛純牛奶,第二天早上,他打開喝了一口,覺得口感很奇怪,撕開一看,里面還有塊狀物,顏色也很黃。
不過牛奶盒子上方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5月19日,按照8個月的保質期來算,這些牛奶并沒過期。
張先生隨后把整箱牛奶拿到超市,超市工作人員檢查后,承認變質了,賠了錢。事實上,那段時間,已有多位市民,拿著蒙牛“利樂磚”包裝的純牛奶,到超市來要求賠償。
雖然這些牛奶看上去都在保質期內,但都有變質現象。超市經理覺得蹊蹺,便聯系了這批牛奶的供應商潘先生。而潘先生則是從蒙牛公司駐義烏的城市經理王某那里采購的,當他與王某取得聯系后,王某倒很干脆地同意退錢。
雖然拿到了錢,但潘先生還是有些擔心:自己從王某處批發了1000箱牛奶,這些牛奶的生產日期寫的是2012年5月19日和2012年6月1日。其中,約600箱已被收回,流出去的有400箱。
8月3日,潘先生向浦江縣工商局報了案。
案件調查:牛奶運送員出損招,用香蕉水改日期
8月4日,蒙牛公司駐義烏的城市經理王某被傳喚到浦江縣工商局接受調查。王某今年28歲,江西尋烏縣人。他很快交代:潘先生所購的蒙牛牛奶,實際生產日期是2011年12月24日~12月28日的,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都是他們改過后的。
8月6日,浦江縣工商局把案件移交給浦江縣公安局作進一步偵查。在辦案民警追問下,王某一五一十交代。今年5月份以來,他伙同趙某,以22元/箱的價格,分別從舟山、麗水、青田等地,收購了即將過期的純牛奶3000箱。
趙某,山西汾西縣人,今年21歲,是蒙牛牛奶運送人員,已工作三四年,以前做過倉管員。他曾聽說,用香蕉水可以把噴墨的生產日期抹掉。
這些快要過期的牛奶,就以這種方法,將生產日期延后了6個月。之后,他們以42元/箱的價格,將其銷售到義烏、浦江等地。
8月6日,王某因延長產品保質期,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浦江警方刑事拘留,8月20日,趙某迫于警方的壓力,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關于案件的具體細節還在進一步偵查之中。
據兩人交代,王某負責貨源和銷路,趙某負責修改日期,這是他們第一次篡改生產日期。
追問:3000箱過期牛奶銷往哪里
記者昨天從浦江縣工商局和公安局了解到,3000箱被篡改了生產日期的牛奶,有1000箱被銷往義烏,1000箱被銷往浦江潘先生處,剩余的1000箱仍存放于嫌犯趙某處。
其中,銷往浦江的1000箱牛奶,已有近600箱被召回。銷往義烏的牛奶,已經有500箱被召回。趙某交代,自從王某被浦江警方抓獲后,他把從浦江、義烏召回的牛奶及庫存的1000箱牛奶,出售給了永康一家養殖場用于喂豬,每箱的價格為2元。按照警方推斷,有近900箱牛奶已被售出。
據趙某介紹,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不論是印碼還是噴碼,只要是使用油墨,用香蕉水都可以抹掉,再重新噴墨,根本看不出。昨天,記者買了兩盒牛奶,沾了點洗甲水輕輕一擦,果然,日期就擦得一干二凈了。
那如何識別日期是否被改過呢?浦江縣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了一個識別方法。
“蒙牛牛奶,有兩個生產日期,一個位于盒子上方,一個在吸管后面。”工作人員說,市民一般只看盒子上方的生產日期,吸管后面的都不會注意,甚至連很多經銷商都不知道,所以如果發現兩個日期不一樣,說明是修改過的,消費者可以退貨,并要求賠償。
如果有人要修改吸管后的日期,得把吸管撕下來,也會留有痕跡。
本案中,王某和趙某,就不知道這個“玄機”,這些被改過生產日期的牛奶,兩個日期就是不一樣的。
除了噴墨印刷外,現在比較安全的生產日期印刷方式,是使用壓印。“這樣就很難進行涂抹篡改,除非使用貼紙覆蓋原生產日期。”所以產品的生產日期用貼紙貼著,也要注意。本報通訊員 馬建利 陳棟 本報記者 朱麗珍 張姮/文 特約記者 葛躍進/攝
已有630000條與蒙牛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