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陳亮)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目前,在我國調和油市場,各種調和油品種不下二十多種。一個突出的現象是,這些調和油盡管都在名稱上突出其最看重的油品,也會標注產品成分,但卻看不到調和油所含各種成分的具體比例。
花生調和油、橄欖調和油、深海魚油調和油,這些調和油大家都可以在超市的貨架上可以看到。但這些產品中的花生、橄欖、深海魚油等比較貴重的原料,在調和油里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在當前食用油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以一百塊錢的大豆油品為例,刨除了生產、包裝和銷售的成本,大概只能賺取三塊錢左右,也就是大概3%左右的盈利水平。相比較而言,一百塊錢以大豆為基礎的調和油,盈利可以達到6塊錢,增加了一倍,但里面大豆的比例卻不得而知。
根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很多的花生調和油當中的花生比例不會超過10%,但冠以花生調和油名字之后價格卻可以大幅提高。中國糧油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瑞元認為,調和油市場一直缺乏國家標準,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一些企業可能會對調和油中各個原料的比例進行適當的調節,他也期待著各家企業能夠盡快公布原料比例。
王瑞元:因為現在沒有國家標準,所有企業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冠名,今后國家標準出臺以后,不能隨便冠名,我們通稱“適用調和油”,調和油標準半年前就開始準備,很快就出來。我也希望有些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向百姓公布自己的配方。
(陳亮)
已有10000條與調和油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