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 李偉 黃曉云 10月25日北京報道
6天前(10月19日),長沙衛生局公布肯德基一款漢堡的大腸菌群含量,超出衛生標準,判定不合格;肯德基食安部門對標準提出異議,長沙衛生局暫撤銷不合格判定。不過,230MPN/100g的大腸菌群含量,是否符合企業安全標準仍存疑。
過去的12年里,肯德基在中國餐廳總數從400家增加到4000家,它的質量安全尤為引人關注。
漢堡檢測無專項標準
據報道,漢堡是長沙市衛生局抽檢在8月29日抽檢的,執法部門在檢測時將漢堡攪碎,發現大腸菌群含量為230MPN/100g。而按照熱加工面包的標準,應為≤30MPN/100g,但冷加工產品的標準,則放寬到≤300MPN/100g。加工方式不同,大腸菌群含量標準相差十倍。
漢堡中含面包、生蔬和肉制品等,難以以單一標準判定,長沙市衛生局在咨詢相關專家后,臨時將肯德基撤出不合格名單,也同時將檢測標準缺位問題上報。10月25日上午,長沙市衛生局向騰訊財經證實了這一消息。
24日,騰訊財經查閱了長沙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7-9月不合格產品名單,已經不見肯德基名字。
24日下午,肯德基方面針對此事簡短回應,稱“公司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不過,目前國內并沒有針對漢堡的專項標準,企業是否有自己的檢測方法及標準來把控質量,肯德基方面未予公布。
環境化學、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的看法與長沙衛生局稍有不同,他認為此事重點并不在標準缺失,漢堡作為復合食品難以制定統一標準,但其各種原輔料是各有要求的。他建議可對漢堡原輔料品質、加工、貯藏過程分別檢查。
肯德基未公布加工方式及標準
暫時撤消了不合格判斷,是否意味著漢堡產品安全無虞?騰訊財經查閱相關標準后發現,肯德基加工方式等是判定關鍵。
漢堡原料一熟肉:熟肉制品大腸菌群含量要求較為嚴格,根據《GB2726-2005》,燒烤肉、熏煮火腿及其他熟肉制品的含量不能高于90MPN/100g。這低于肯德基漢堡230MPN/100g的檢出量。
漢堡原料二生蔬:漢堡中生蔬衛生并無統一標準,騰訊財經參考與之相近的《涼拌菜質量安全要求》(河北省一強制標準),其中關于大腸菌群含量要求是≤90MPN/100g。這也低于肯德基漢堡的檢出量。
漢堡原料三面包:在《GB7099-2003》糕點面包衛生標準中,熱加工面包大腸菌群含量應≤30MPN/100g,冷加工面包≤300MPN/100g。由于肯德基漢堡的檢出量是230MPN/100g,如其面包是冷加工的,也就是加熱熟后,再添加奶油、黃油等輔料的,那漢堡大腸菌群含量顯然沒超標;但是如果是以加熱熟為最終工藝的面包,漢堡就不合格。所以,肯德基上述被抽檢漢堡到底屬于哪種,是其合格與否關鍵之一。
另外,董金獅提醒,加工貯藏過程是否合規也影響大腸菌群等微生物含量。董金獅說:“放置在開放的貨架上,溫度比較高,細菌微生物更容易繁殖。生蔬處理中更容易大腸桿菌超標,因為不能通過高溫和冷凍處理,也不能噴灑藥劑殺菌。這種情況下,他建議肯德基效仿麥當勞在今年315被曝光后的做法,主動公布企業自有標準消除公眾疑問。
已有1774200條與肯德基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