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出示的檢測報告)
茅臺公告稱產品塑化劑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1'1''
190248
騰訊視頻
茅臺公告稱產品塑化劑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收起由酒鬼酒引爆的白酒塑化劑風暴還在發酵,這一次被卷入其中的是茅臺。12月9日晚間,香港一投資者在論壇上公布了此前他個人送檢的茅臺酒檢測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其所購買的茅臺酒中,含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為3.3mg/L。在衛生部551號文件中,這一物質在食品中殘留標準為不超過1.5mg/kg,僅為上述檢出量的不足一半。
這位名為“水晶皇”的香港投資者稱,他在11月29日下午于香港北角的茅臺國酒專賣店,購買了這瓶53度的飛天茅臺(200毫升,1780港元,出廠日期是2012年5月11日)。后將茅臺酒送至香港一化驗所,機構名未透露。
該投資者稱,檢測機構對茅臺酒進行常見的6種塑化劑檢驗。2012年12月7日,他收到初步報告,證實茅臺酒檢出塑化劑DEHP。“大名鼎鼎”的DEHP是臺灣塑化劑風波元兇,臺灣將之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這種環境荷爾蒙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而曾在酒鬼酒中被查出的DBP則沒有在茅臺中檢出。
檢測機構名稱未公布 報告真偽未經證實
由于檢測機構名稱未公布,尚不能確定報告的真偽。僅該投資者表示,檢測機構是得到香港實驗所認可的,也為政府部門提供服務;它出具的化驗報報告,得到多國的認可,包括中國。
該投資者用黃色的貼紙,遮住了報告中的個人資料,以及化驗室負責人員簽名。9日晚間公布的這份報告是電腦打印版本,他稱正式的報告將在若干天后郵寄。
此前,貴州茅臺發布公告表示,根據公司自查及與權威檢測機構比對結果,公司出廠產品塑化劑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監管部門限量要求。
目前各國都沒有白酒塑化劑專項標準,中國衛生部的551號文件,也并非針對白酒制定,塑化劑不是白酒常規檢測項目。此前中國酒業協會表示,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白酒重點企業的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指標均低于食品標準值。
不過,如果香港投資者報告屬實,茅臺含量已超出這一統計值。茅臺高管尚未對結果做出置評。此前投資者送檢后,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曾稱,“茅臺的產品完全符合相關標準,塑化劑導致的大跌很可能是個陰謀。”
按照內地檢測規則,在初檢結果出來后,企業有權確認該樣本是否為自家生產,且可申請復檢。
塑化劑余波未停 茅臺股價跌破200元
這一輪塑化劑風波始于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出含3種塑化劑成分,超標260%。后國家質檢總局確認酒鬼酒確含塑化劑,但由于標準缺失,未判定其是否屬于超標。不過,酒鬼酒還是接到整改令,復牌后連續四日跌停。
目前,整改完畢的酒鬼酒剛剛從暴跌中恢復,但塑化劑余波顯然并未消停。11月29日,以上投資者稱已將茅臺送檢后,貴州茅臺的股價已跌破200元。12月3日,白酒板塊集體暴跌6.6%,茅臺更是重挫超過7%。要知道,在11月19日塑化劑事件前的最后交易日,茅臺收盤價高達224.4元。僅僅半個月,茅臺股價跌破200元,市值縮水逾200億。
盡管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出面,稱每日飲用含塑化劑DBP1.08mg/kg的白酒1斤,也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但消費者及市場的擔憂未能消除。曾經是投資者最愛的白酒板塊,近期已經變得格外“脆弱”。12月6日曾有一份名為“香港特區食品安全監管檢測局有機成品白酒檢驗報告”圖片在網絡上流傳,后被證實根本沒有這一機構。名為“水晶皇”的香港投資者也否認了這一報告是他送檢所得。
2012年酒業發生多次安全風波 存在做空質疑
塑化劑問題在白酒行業內存在已久,近期集中曝出被疑有做空嫌疑。
酒鬼酒問題被率先披露,最初就是源于一份舉報材料。中國酒協內部文件也顯示,早在去年6月就已經獲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劑情況;并在2011年12月向酒企發布通知,要求禁止在白酒生產、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官方未發現人為添加證據,塑化劑來源被公認為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等。
有分析懷疑,整個事件與融資融券有關,可進行融資融券的4支白酒標的,分別是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11月1日,茅臺的融券賣出量僅為2.36萬股,隨后一路上揚,11月16日時融券賣出量升至8.13萬股。11月19日,酒鬼酒曝出含塑化劑時,飆升至19.8萬股。
11月12日開始,洋河的融券量也急劇攀升,當天融券賣出量就達6.54萬股。投資者提前進行融券賣出操作,并在白酒板塊暴跌時進行融券償還,即可獲取不菲受益。
由于多不涉及保質期問題且工藝成熟,酒業一直是食品安全事件少發的領域,但在2012年風波頻出。
古井貢酒在勾兌事件后市值8天蒸發32億元;張裕A農藥事件導致眾多機構受到重創;古越龍山陷入致癌風波;洋河被指外購散酒。而這背后要么是標準缺失,例如塑化劑;要么早已有之,例如眾多低端白酒系勾兌而成。12月5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馬勇曾表示,懷疑有人“用合法的手段,做一些不太光明的動作。”(文/李偉(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