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互聯網流行一個關鍵詞叫“圍觀”。所謂圍觀并非袖手旁觀,亦非簡單關注,而是從觀察者的角度進行審視,讓所有不合常理之現象在圍觀下無所遁形——中新網財經中心發起的“公司圍觀”便旨在此。通過媒體、網民和專家的力量,持續圍觀各行各業的公司百態,求證企業發展中的各種質疑,力求從圍觀反映公司實質,給關聯方、利益方和責任方以本源真貌。
中新網1月26日電(財經頻道 李金磊)綜合報道,本周德芙巧克力再次曝出吃出活蟲,碧生源減肥茶則被曝成本不足4分,夸大宣傳成銷售利器,強生因涉嫌虛假宣傳被罰款8萬元,此外,隨著春節來臨,一些快遞企業暗中撂挑子,網友則擔憂被申通暴力分揀。
1月21日 中國經濟網 茅臺40天深陷五大危機 袁仁國限價撞線發改委
在去年年底及今年年初,短短40天的時間里,白酒行業的龍頭貴州茅臺頻頻爆發危機。在塑化劑事件澄而未清之時,關于茅臺涉嫌價格壟斷、產品滯銷、國酒商標爭議、董事長持有記者證等消息不斷見諸報端,對于茅臺及其董事長袁仁國來說,2013年,企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及反思的地方。
在去年12月20日,為維護終端價格,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向1000余名經銷商強勢宣稱,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為1519元,團購價必須在1400元以上。在“最低限價令”出爐之后,貴州茅臺還對“違規”降價銷售的經銷商開出罰單。
而這一紙“限價令”還未滿月,就引來價格部門的調查。1月15日,茅臺營銷公司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和貴州省物價局的檢查情況,公司決定取消以前違反壟斷法有關的營銷政策,嚴格依據反壟斷法立即進行徹底整改,并撤銷此前對相關經銷商的處理決定,退還已扣減保證金。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貴州茅臺力保價格體系穩定的舉措將不復存在。
也有專家指出,茅臺的“最低限價令”違反了國家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十四條明確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協議,“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2012年以來,經濟增速放緩、三公消費受限制和產能擴張等因素已讓白酒行業壓力倍增。而在茅臺取消“限低令”后,考慮到銷售渠道有大量的囤貨,經銷商的拋售或使得茅臺價格進一步走低,前景堪憂。
1月22日 金羊網 德芙巧克力被曝吃出10多條活蟲 未過保質期
17日上午,白領毛小姐從辦公室抽屜里拿出一條德芙巧克力準備食用,剛打開包裝就發現白色小蟲在巧克力中蠕動,她的同事隨后將巧克力包裝全部打開,竟發現巧克力中有10多條小蟲。毛小姐將此事發上微博后,德芙巧克力云浮地區代理商當日即上門將巧克力收回,并對其作出10倍賠償。
17日上午,毛小姐在辦公室里休息,拿出一條德芙榛仁、杏仁、葡萄干巧克力準備食用。剛打開包裝的一角,毛小姐就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巧克力上有一條白色小蟲,還在動。”毛小姐大叫一聲,當場把巧克力丟在桌子上。一名男同事將巧克力的包裝打開,接下來的一幕讓在場的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巧克力里面還有很多條小蟲,男同事用筆把小蟲挑出來,至少有10多只。”毛小姐說。
據毛小姐回憶,這條巧克力是朋友送的,平時都放在辦公室抽屜里,整個巧克力的包裝在打開之前也是完整的,巧克力還在保質期內。“為何在保質期內的巧克力會長蟲呢?”毛小姐將疑問和圖片發上微博,幾個小時后,就有自稱“德芙巧克力”的人與她聯系,并表示會上門查看。
17日16時10分許,德芙巧克力云浮地區代理商來到毛小姐公司將巧克力收回,并賠付了毛小姐該條巧克力單價的10倍金額。毛小姐說,代理商會將巧克力寄回總公司檢驗并給她一個合理解釋。對此處理,毛小姐表示“德芙”的處理還算迅速,對于巧克力為何會長蟲,還希望他們能夠盡快給出解釋。
1月23日 杭州日報 “碧生源”減肥茶成本不足4分 夸大宣傳成利器
“碧生源腸潤茶,不要太瘦哦!”這則廣告語給不少人留下印象。可最近,正在減肥的杭州某公司白領小李看到柜子里幾大盒“碧生源減肥茶”很是惆悵,不知如何是好。“現在網上瘋傳‘碧生源減肥茶成本還不足4分’。”小李說,據稱,消費者以2元的價格買到的產品,除去包裝、營銷等開支后,所謂的“茶”實際只值3分錢。“如傳聞屬實,該產品的質量堪憂。”
據測算,2010年碧生源減肥茶、碧生源常潤茶的出廠單價約為1.04元/包、1.53元/包。年報中,碧生源還同時公布了2010年的銷售成本,但在總計9113.5萬元的銷售成本中,涉及原材料的成本僅有2971.9萬元,僅占當年營業總額的3.4%,若將此原材料成本均攤到當年所銷售出的6.639億包減肥茶以及常潤茶中,每包的原材料成本僅有0.045元。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30%的受訪者有過購買保健品上當的經歷。同時,87.5%的人首選虛假和夸大宣傳的情況較多。調查顯示87.5%的人首選保健食品存在虛假和夸大宣傳。
據統計,從2006年至2009年,碧生源每年均因“未經審批擅自發布”、“虛假宣傳”等被處罰。2007年-2010年間,碧生源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遼寧、江蘇、內蒙古等地都曾因侵犯消費者肖像權、夸大功效、未獲批文等原因被警告、停售或是撤銷批文,經銷商也有多次違規。2012年年初,碧生源因虛假宣傳、夸大產品效應再度引發爭議。但碧生源堅稱,公司上市后播放的所有廣告均有批文,且都處于有效期,因此無任何違規行為。
1月24日 中國廣播網 強生因涉嫌虛假宣傳被罰款8萬元 產品仍然有售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強生(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幾款嬰兒用品,因涉嫌虛假宣傳,被湖北孝感市工商部門罰款8萬元。
強生所吃這一罰單源于孝感市公安局去年一次檢查,在去年7月24日孝感市公安局執法人員在孝感城區某化妝品經營部進行例行檢查的時候發現強生嬰兒牛奶營養霜等產品宣傳與聲稱醫學證明純正溫和,通過皮膚測試低敏低刺激,涉嫌對商品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所以依法展開調查,第二天孝感市公安局就下達了詢問通知書,但對方否認銷售過該產品。
去年的8月17日孝感市公安局以打假名義將同一產品發送該公司請求鑒定真偽,強生又承認是自家產品,隨即孝感市公安局要求強生提供其商品的醫學證明和相關認證,但公司逾期未能提供,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規定,去年10月17日孝感市公安局向該公司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除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外,還根據情節給予行政罰款8萬元,強生表示接受懲罰,如數上交了8萬元罰款,據孝感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稱,強生因虛假宣傳8萬元罰款已經打到了工商部門指定帳號上。
記者就分別走訪武漢沃爾瑪等多家賣場發現在孝感被處罰的產品仍然陳列在貨架上,對比其外包裝盒上宣傳與醫學證明純正溫和以及通過皮膚測試低敏低刺激基本上與孝感被罰的商品是一模一樣的,現場的超市工作人員稱他們還不知道強生商品涉及到虛假商品被處罰事情,所以也沒有接到產品下架的通知,他們提醒消費者如果不放心的話就選擇其他的商品。
強生公司為什么沒有將這些產品下架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也聯系了強生公司,但是強生公司公共事務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孝感市公安局的處罰他們表示尊重,但是他們也同時表明,強生嬰幼兒效特潤霜和強生嬰兒牛奶營養霜,在上市前都經過了充分的人體醫學臨床安全性的實驗,產品的安全性及其標簽上的宣傳按照國家化妝品的有關法規規定宣傳的,同時他們還在上海市也就是強生總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有備案,按照他的意思好像目前這些產品雖然涉及到有部分的虛假宣傳,但是不會對人體造成特別大的危害,所以目前他們也沒有下達下架的通知。
1月25日 中國新聞網 快遞春運高峰暗中撂挑子 網友憂被申通暴力分揀
隨著中國春節的臨近,國內快遞行業也隨之迎來了“春運”高峰。但有調查顯示,多家快遞企業將于春節期間變相歇業,受其影響,一些淘寶網店宣布春節期間停止發件甚至歇業。有網友更是擔憂,由于春運高峰期包裹堆積如山,自己購買的物品在運輸過程中遭遇“暴力分揀”。日前,申通快遞再次因“暴力分揀”被郵政局約談。
新年前后,國內快遞行業龍頭公司之一申通快遞因“暴力分揀”再次被媒體曝光。國家郵政局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1月4日,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約談了上海申通快遞公司負責人,針對媒體報道反映的公司暴力分揀、客戶信息泄露等問題,重申了相關法律規定與法律責任,告誡公司加強管理,嚴格依法經營。新浪微博平臺上,搜索“申通快遞”微博后結果顯示,諸多網友對申通快遞近期出現服務問題紛紛進行吐糟,指責申通快遞暴力分揀導致物品損壞。
為何快遞暴力分揀成為痼疾?據羊城晚報報道,廣州一家知名快遞企業負責人彭先生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目前快遞都是低價競爭,一票8塊錢、10塊錢,大家就只能走量。本來要處理大量快件,就需要提高機械化配送水平,但又意味著成本大增,誰投入誰虧錢,結果,自然是都用人手處理,其結果必然就是“快件飛來飛去”。此外,遇到“雙11”等業務高峰,員工壓力很大,大家都怕爆倉,為了趕時間就顧不上是不是暴力分揀了。(中新網財經頻道)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