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3新年的肯德基仍然難以擺脫去年底“速成雞”事件的持續陰影,其東家——百勝餐飲集團正面臨證券投資者們在法律層面的發難。
2013年1月24日,一位美國地區的投資者以百勝餐飲集團進行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聯邦證券法為由,將百勝餐飲及其部分高管和董事訴至美國加州中央區法院。有分析認為,這一訴訟極具代表性,或將就此掀起投資者針對百勝餐飲的一連串法律行為,也許是受此影響,1月25日,百勝餐飲股價跌2.65%至每股64.63美元。
4天后,起訴百勝餐飲的名單中加入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國際訴訟索賠專家郝俊波于1月28日在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將代理中國地區投資者對百勝餐飲的跨國訴訟,起訴罪名和美國方面一樣,都是證券欺詐,目前美國本土已經有兩起針對百勝餐飲的起訴。”
郝俊波此前曾擔任美國聯邦銀行、尚德電力等跨國訴訟案的代理律師,他判斷稱,因“速成雞”事件利空影響而蒙受損失的中國投資者不在少數。“我常年從事美國證券類起訴,中國股民投資美國股市一般只選兩類企業,一類是中概股;而另一類就是他們比較熟悉了解的在華跨國公司,百勝就屬于后一類。”
對此,肯德基中國區向本報回復稱:“已獲悉此事,會密切關注此事,但目前不方便做任何置評。”
事實上,在“速成雞”事件曝光后,2012年四季度,百勝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將下降6%,超過之前下降4%的預期。
不一的預測
投資者認為百勝去年三季報和全年財務預期存在前后矛盾的陳訴
據郝俊波介紹,百勝的麻煩要追溯到2012年的第四季度,前后可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12年的10月9日起,到當年度的11月29日,期間百勝對投資者夸大性的陳述,致使投資人誤判;第二階段則是2012年11至12月份,由于百勝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缺失,導致“速成雞”事件的接連曝光后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和不利影響。
本報記者獲悉,在上周美國投資者針對百勝的指控中,原告指責由于百勝餐飲的虛假陳述導致其股票在2012年10月9日至2013年1月7日期間,先被人為地抬高,甚至一度達到每股74美元,但此后股票遭遇大跌,致使投資者損失。
訴狀中稱,2012年10月9日,百勝餐飲公布了其2012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報告聲稱其在中國餐飲界的品牌和競爭力目前有著空前的優勢,預期今年將增開750家高收入回報的新餐廳,并稱百勝餐飲對其中國業務的長期增長充滿信心。
然而一個半月后,風云突變。2012年11月29日,百勝餐飲發布2013年全年財務預期,重申了其2012年的每股收益增長率預測,但同時稱,百勝國際及美國區的業務正在抵消來自中國的收入,而現在預期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將是虧損的。
百勝前后矛盾的陳述讓其股價迅速松動,從2012年11月29日的每股74.47美元迅速大跌至2012年12月4日的65.89美元,跌幅達11.52%。
郝俊波表示:“百勝先對中國市場做了十分自信而樂觀的分析,認為他們在中國業遙遙領先,優勢明顯,致使投資者會受此影響,選擇增持或購買百勝餐飲的股票,但后果卻是投資者面臨的股票價值的損失。”
記者注意到,2012年9月底的時候,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總裁朱宗毅對外界表示,未來肯德基將超越前兩年每年400家的開店速度,而是以每年不少于500家的數量擴張。
目前,尚不清楚肯德基四季度的虧損,除“速成雞”事件外,是否因為擴張成本高企所致。
致命的隱瞞
百勝此前在業績預警和投資者會議上都不曾提及中國“速成雞”事件
不過,百勝目前最受投資者詬病的問題,其實是源自去年11-12月份的“速成雞”事件。
2012年12月21日,百勝餐飲集團告訴美國投資者,最近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了一宗對肯德基的雞肉供貨商不當使用抗生素的政府調查,這則報道傷害了其在華經營規模巨大的肯德基品牌。當日,百勝股票應聲下跌至每股63.5美元。
從表面上看,事情是源于2012年12月18日,央視對肯德基原供應商、山東六和集團對養殖中的白羽雞違規濫用抗生素藥品的報道。但事實上,這一來自中國的輿論危機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23日,肯德基另一家供應商山西粟海集團“45天速生雞”的新聞報道。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稱,早在去年11月23日就有一則中文新聞報道對肯德基一家供貨商的做法提出類似擔憂,消費者對肯德基雞肉安全的擔心已經在網上廣泛流傳了近一個月。但百勝中國反駁了這些說法,反復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捍衛其保證食品安全的種種做法。
百勝餐飲發言人布盧姆曾表示,百勝會在第一時間將所知信息告知投資者,去年11月23日的那篇報道對其在華銷售沒有影響。
而且,百勝在去年11月末向美國股東發出的業績預警中,以及一周后該公司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所作的評論中,都不曾提及中國消費者對其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只說造成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的原因包括糟糕的經濟以及此前一年的銷售額非常強勁,導致業績難以超越等。
但事實上,正是由于去年11月的這篇報道而引發了媒體后續對肯德基供應商的持續輿論關注。
郝俊波說:“不管當時是否出事,都意味著百勝在中國面臨重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但是百勝卻沒有向投資者披露這一重要信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有義務向投資者公布潛在的威脅,讓投資者來做自行判斷。但是現在你隱瞞不報,這里面就有重大的違規存在。”
《華爾街日報》引用資產管理公司Todd-Veredus Asset Management LLC的首席投資長斯科特的話說,他對去年11月份消費者的擔憂毫不知情。該公司擁有超過68.9萬股百勝的股票。“我確定他們知道這件事,并在著手應對,但是為什么沒有公開這一情況呢?”
但百勝的另一家美國投資者稱,他知道去年11月份人們對百勝的食品安全產生了大范圍擔憂,因為他的公司有一名分析師在監測中國的新聞,但是他不認為百勝不提這件事有任何過錯。“你愿意總是去嚇唬投資者嗎?”
目前,百勝將去年四季度的業績下滑歸結于中國宏觀經濟因素,但這讓一些觀察人士感到困惑,因為中國經濟狀況并沒有發生可以解釋銷售額突然下滑的明顯變化:去年11月中國整體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4.9%,高于10月份同比14.5%的增幅。
而郝俊波認為,百勝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就是受“速成雞”事件的影響:“食品安全是餐飲企業業績優良面臨的最大挑戰,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對食品安全極其敏感的市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