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雙氰胺(DCD)事件后爆發的信用危機,新西蘭政府和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再次出面,力證自家產品安全、無礙健康。
上周,新西蘭部分批次乳制品被檢測出含低量DCD,引起眾多消費者擔心,因為新西蘭超過90%牛奶出口,供其他企業生產嬰兒配方奶粉和食品。中國市場上的多美滋、惠氏、雅培、雅士利等都曾宣稱奶源在新西蘭。DCD是一種化肥增效劑,大劑量攝入人體將導致中毒。
事件的主角恒天然開始喊冤。當地時間27日,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斯在對新西蘭媒體表示,顧客焦慮情緒正在逐漸降溫;質疑新西蘭乳制品安全的報道是“傳言和臆測”。他的判斷依據來自于去年的檢測結果,乳制品中雙氰胺含量遠低于歐洲標準;自2012年11月以來,恒天然一直在與政府及行業合作解決該問題。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外界有誤解
當地時間1月26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局長Wayne McNee表示,只有一小部分的乳制品受此事件影響,因為只有不到5%的新西蘭農場使用了DCD,并且一年只用兩次。每次的使用只會使牧草在短短幾天內有微量殘留。這意味著只有極少數的新西蘭奶牛在極有限的時間內會接觸到DCD。
McNee強調,在出口的乳制品中存在DCD殘留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且自2012年9月之后在新西蘭就沒有任何DCD的使用;新西蘭目前所生產的任何乳制品都不可能有DCD的殘留。新西蘭國內也沒有因為本次在牧場停用DCD而對乳制品的銷售有任何限制。
初級產業部局長McNee表示,新西蘭暫停在牧場施用DCD及其對新西蘭乳制品的安全性意味著什么,外界有所誤解。暫停施用是因為在牛奶中意外檢出了微量殘留;但殘留只在少量的奶粉產品中被發現,并不存在于任何其他乳制品,如奶油與乳酪。
這位負責人強調,少量的殘留并不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危害;DCD本身是無毒害的,毒性遠遠低于一般的鹽。根據目前在新西蘭乳品所檢測出的最高DCD殘留,,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必須飲用超過130公升的液態牛奶,或是攝取60公斤的奶粉才會達到歐盟委員會所設定的每日可接受含量的限額,而要更多得多的量才可能影響健康。歐盟設定的安全限值是人體每公斤每天可攝入1毫克DCD。
恒天然:殘留量不及歐盟標準百分之一
當地時間27日,針對新西蘭政府就所有乳制品作出的安全保證,恒天然集團再次做出回應,稱在其產品檢測中發現極微量的DCD,對人體健康不構成威脅。
恒天然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斯說:“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在少數產品樣本中檢測出了DCD的微量殘留。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我們檢測到的DCD殘留水平是極其微量的,還不到歐盟食品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我們知道部分消費者和監管機構心存疑問。我們必須打消他們的疑問!
據史畢根斯介紹,自2012年11月份起,恒天然與政府、化肥企業、科學家以及其它乳業代表組成的工作組緊密合作,并開展各項測試。
盡管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等部門尚未對此做出實質表態,但市場反應已經趨于平靜。上周五(25日),雅士利因受恒天然事件牽連,股價下跌超12%;28日,雅士利聲明稱,供應商恒天然已經確認,并無任何檢出含雙氰胺殘留物的原料奶粉供應給雅士利,股價遂恢復上漲1.64%至2.48港元。平安證券研究報告也認為,DCD本身影響遠不足以引起一場“食品安全”風波,且更可能帶來機會。(文/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