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倪萍,成了眾多讀者關注的熱點人物。一是在五天前政協文藝界分組討論會上,一組倪萍委員跪地為馮小剛等其他委員拍照的照片煞是奪人眼球。報道說倪萍轉行做了“娛記”,為達目的不擇“姿勢”的專業精神,值得認真學習。雖是花絮,然調侃聲中,亦頗有耐人尋味之處。二是,在兩會上,倪萍一句“在大的會議上舉手表決時,我從來沒有反對過或棄權過”,立即引發了媒體和觀眾的關注和質疑。倪萍的話在網上引來不少爭議,著名電視主持人呂寧思,一針見血“炮轟”倪萍的兩會“雷人”語言。他直言道:倪萍這樣的代表委員肯定不合格。
去年倪萍委員的有關“封殺山寨文化”的提案,遭到草根網友的猛烈炮轟,甚至有很多學者也站出來支持“山寨文化”,文學評論家、北師大教授張檸提出, 應對“山寨文化”保持寬容 。他說,“山寨文化”實際是民間古已有之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只是被今天的人們冠以“山寨”的名字罷了。這種現象不會因為你不喜歡就不存在,任何文化現象的存在都有其理由,都存在于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如果“山寨”行為越過了時空制約,自然會受到法律、道德的懲罰。
倪萍委員的“封殺山寨文化”,落雪也不贊同,可是今年倪委員的那句“在大的會議上舉手表決時,我從來沒有反對過或棄權過”,我覺得她說了實話,很真誠,不虛偽,應該給她掌聲。倪萍委員真的了解中國國情,了解我們的體制,倪萍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她只是個“被委員”,像她這樣的委員,投反對票,有用嗎?有意義嗎?我們現有的體制雖沒明說,但像倪萍這樣級別的委員應該明白:你只有參加會議的資格。
我們應該為倪萍委員的“大實話”鼓掌,她說:“我愛國,我不添亂,從不反對或棄權”,她還說:“99%的委員年年都投贊成票,你覺得99%的都不合格嗎?這個數字是對外公布的。一定要是反對才是正確的嗎?不見得啊。每個人的角度不同,我覺得我還是站在大局的利益上。”倪萍的大實話,我想是那些虛偽的“官委員”“官代表”永遠不敢說的話。
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3月5日在政協小組討論會上痛批目前中國官場存在的不正之風,并建議改變不正之風應從領導干部做起,徹底改變“說真話越來越難”的會風、文風。張維慶說,“現在開會一般是領導先講話,大家再討論,我認為應該反過來,否則,領導話一講,(下面的人)還說什么呢?說不好就會造成政治風險。有些人不敢講心里話,只能選擇一些過得去的話,其實大家在基層干了這么多年,有很多話想說,就是選不到一個機會,覺得講真話越來越難,所以要不就不講,要不就不痛不癢說一說。”
現在的官場都很難講真話,既然你來參加會議,就要隨大流,迎合所謂的主旋律,你說了真話,一定會遭到排擠,一定會遭到孤立,既然你愿意和他們玩這種游戲,就要遵循他們的規則,所以倪萍說:“我又不是傻子,我不是靜止的,我對這份職責特別認真,特別慎重,我會思考、會思索,投贊成票也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定是這樣的。你換位思考一下。”你解讀了倪萍話里的內涵,你真的要給她一點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