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是網上市場交易最惡劣的行為,對消費者權益也侵害最大。在深圳的網購投訴中,有近三成投訴來自這樣的行為。記者梳理出了深圳網上市場最常見的六種欺詐方式,同時請專家對發生在一些大型、正規網站上的消費侵權案例進行點評,給消費者提個醒。
案例1手機質量差商家不退貨
陳小姐去年網購了一部索愛C510手機,價格1150元。收到手機時,陳小姐發現手機開不了機,向商家更換了一部新的同型號手機,但新機還是開不了機,陳小姐要求商家退機。商家稱是電池問題,而非手機質量問題,不予退機。陳小姐稱電池已按照要求充電24小時后手機仍不能正常使用,堅決要求退機。雙方協商未果。
點評意見:雙方爭議的焦點是究竟是手機的質量問題還是電池質量問題,如果買賣雙方各執一詞,需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進行檢測。但即使是電池有質量問題,商家也要為消費者更換同品牌、同型號、同規格的電池,更換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則要免費為消費者退貨。
(點評人:市消委會法律部靳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