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位交大學生向本報,稱其在交大校內的ATM機上取到了假幣,并反映身邊有相同經歷的同學還有不少。記者對此在校園實地及滬上各大銀行的業內人士間做了深入采訪,來自銀行業的聲音一致認為在ATM機取到假幣的概率極小,呼吁市民謹防錢款“被調包”。
內控嚴格決不會出現假幣
交大學生小李反映,本月20日19∶05,他在交大閔行校區思源門附近的某國有銀行外邊的ATM機上取了1300元,并于第二天早上去電信營業廳辦理業務。結果交錢時其中一張被鑒定為假鈔。他說錢自從取出之后放入錢包一直沒動過,并且和錢包內的其他人民幣是隔開放好的。但銀行方面稱,監控顯示其并沒有將錢幣隔開放的明顯動作。
當時小李打電話到該行,工作人員認為中行的ATM機不會出現假幣,并提出小李的錢有被人掉包和置換的可能。此事當時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記者就此ATM機是否可能出假幣采訪了滬上多家大型銀行。建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從目前的銀行內控來看,ATM機中是完全不會出現假幣的。“現金進入ATM的流程是由保安部門和監控部門一起配合完成,內控嚴格。”但出于保密要求,不能透露詳細流程。
工行的一位柜臺人員告訴記者,據她所知,現金進入到ATM機的各個環節中,都是有兩個人在攝像頭的監控下進行的,如果要是內部人員放入假幣,則需要一群人配合才可以。
上海銀行的一名員工則表示,在上海,銀行從業人員薪水不低,一般不會冒大風險混入假鈔。此外,假幣通過銀行流入市場是最有難度的,因此假幣大都會選擇通過市場交易流入市場。
不解ATM機結構造成誤解
盡管銀行內部員工放入假鈔的幾率微乎其微,但一些大學生還是認為假鈔的出現是因此造成的。記者注意到,由于的學生并非一兩個,該事件已經在交大的校園BBS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絕大部分受訪者都不了解ATM的原理,因此就不確定在ATM機外部會不會有流入假幣的風險。
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內的一家知名的ATM機生產商,簡單了解了ATM機。“對于驗鈔功能,存取款一體機是有驗鈔功能的,并且存取是分開的,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有很多人在一個機器上存錢,錢也會被取沒。”該廠商內部人士透露。而記者注意到,取款機是沒有驗鈔功能的。
假幣來源不明成維權難點
無法確定假幣是否出自銀行,這是學生們“取到假幣”卻無法維權的真正原因。幾家銀行都表示,只有取錢的時候,將錢的序列號對準攝像頭,或者發現假幣立即叫工作人員過來,才能夠認定該假幣是出自銀行。然而在實踐中,這是很難實現的。
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很多同學都是說將錢取出一段時間沒有動,然后在幾天之后消費的時候才發現是假幣,這就很難證明是否被“調包”。記者向銀行提出可否能在ATM外加一個驗鈔機,一家銀行表示在這種公共場所,驗鈔機的損壞率將會非常高。
那么ATM機的取款憑條可否把貨幣的序列號也打上呢?如果是這樣的話,維權就會很容易。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內一家著名的ATM機生產商,他們表示,現在已經有了這項技術,但推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還要取決于銀行是否會使用。
針對大學生反映經常會 “取出假幣”的情況,業內人士提醒,從以往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是因為“被掉包”,尤其是在寢室,球場以及網吧等娛樂場所,因此,大學生自己也要進行防范。 實習生 何為樂 記者 崔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