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環境治理問題更是一場時刻面臨著新形勢與新挑戰的攻堅戰,也是公眾始終關注的重點。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工農業和城市水資源的需求逐年大幅增加。
為有效解決水污染問題,扭轉水質超標現狀,2014年以來,杭州市始終堅持以“兩山”理念為指引,以干在實處的自覺、走在前列的勇氣和勇立潮頭的擔當,堅決貫徹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和全面實施河長制戰略決策部署,建立健全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苕溪水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堅持治水優環境
據了解,苕溪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杭州市重要的飲用水源,也是余杭區唯一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因此,飲用水源水質達標顯得尤為重要。
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實現飲用水源水質達標,要強化飲用水源地整治提升。”目前已完成南苕溪里畈水庫上游太湖源鎮臨目區塊、中苕溪水濤莊水庫上游農家樂綜合整治工程,368家農家樂全部增加餐飲廢水隔油池處理裝置,納管率達到100%。苕溪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
在推進消除劣五類水體工作方面,上述負責人介紹說,圍繞“截、清、治、修”四個環節,將水環境治理工作由干流拓展到支流、小微水體,東苕溪支流余杭街道永豐港、徑山鎮潘板南港和瓶窯鎮毛山港順利通過省市驗收,成功完成消劣任務。推進苕溪流域河道保潔全覆蓋和常態化,確保剿劣河道不反彈。
同時開展船舶碼頭污染治理。“東苕溪沿線瓶窯碼頭、張金海砂場碼頭、楊梅山石礦碼頭、建材碼頭等4座碼頭全部實現關停,流域范圍內實現無裝卸作業船舶,清理瓶窯大橋附近水域長期停泊的21艘無動力船舶,船內居住的25人全部安排上岸。” 上述負責人表示。
據悉,通過治理,2017年苕溪杭州段主要斷面水質指標較2013年均有較為明顯的改善,流域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及達標率均為100%,其中80%以上斷面的水質優于功能區目標要求。
堅持治水促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建設美麗中國。上述負責人表示,“在苕溪流域,通過多年來的治水,加快了落后淘汰,倒逼了產業轉型。”
首先,狠抓落后產能淘汰和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提升。按照“關停淘汰一批、規范提升一批、搬遷入園一批”的要求,2014年以來,淘汰苕溪流域內落后產能56家,全面完成印染、造紙、化工、節能燈、印制電路板等重污染行業的整治提升任務并通過驗收。
其次,落實畜禽污染整治任務。制定出臺《2014-2016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畜禽禁養長效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全面建立市(區)、鎮(街)、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網格化巡查和“一對一”指導機制,建立線上線下協同管控機制。實施畜禽養殖規;翁嵘⑸鷳B化改造,強化了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堅持治水惠民生
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及民生事業的方方面面。“民生為上,治水為要。”多年來,苕溪流域也將此作為治水惠民生的根本。
---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建設。完成臨安城市污水處理廠、青山污水處理廠和高虹、板橋、太湖源三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建設并投入運行,流域內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面實行一級A排放標準。
---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蓋。通過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苕溪流域74個行政村,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到100%,受益農戶達到3.5萬戶。臨安區還建立了農村生活污水運維智能管理系統,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實施在線監控。
----全面提升東苕溪防洪體系。西險大塘是杭州主城乃至杭嘉湖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已完成西險大塘百年一遇標準加固,苕溪北塘加固工程,南湖北湖的改造加固,通濟橋、土橋灣、安溪大橋三段縮窄段拓寬,隨著清水入湖(余杭)工程的即將完工,東苕溪防洪工程體系基本完成,流域防洪能力得到極大增強,成功抵御了歷年臺風、洪水的侵襲,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接下來,苕溪流域如何更好地完成治水目標,上述負責人表示,杭州市將根據中辦、國辦《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和《浙江省河長制規定》的要求,全面貫徹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戰略部署和省委全會提出的打造“治水鐵軍”的要求,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著力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苕溪河長長效管理保護機制,力爭將苕溪打造成為“水清、岸綠、景美”的標桿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