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 劉湘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核心在于以科技創新推動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知識產權作為現代經濟社會的一種基本產權制度,本質是通過保護產權、獲得壟斷性利益從而形成激勵,“給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使全社會創新活力迸發、創新成果涌流。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發揮好知識產權的最大激勵作用,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走在全國前列。但是對標先進地區、國際水準,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還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等問題,需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下更大的決心、拿更實的舉措、建更新的機制,以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工作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對接“大戰略”,建立知識產權工作的新格局
知識產權工作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需要打通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與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關鍵節點,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金融資本、產業發展的高度融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和綜合效益。
一是要高站位推進。近年來,我國經濟運行中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逐漸暴露,以要素投入為手段、以規模擴張為特點的原有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知識產權作為創新成果產權化、市場化的重要載體,涉及生產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環節,也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標志性指標,已成為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的重要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鼓勵創新。只有切實保護好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營造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才能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只有打擊盜版侵權、嚴懲假冒偽劣,才能為更多優質產品騰出市場空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站在戰略全局和發展大局的高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上來,蹄疾步穩做好識知識產權各項工作。
二是要高規格落實。當前全省上下正在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強省戰略,但落實到基層還是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發明專利申請量、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兩項關鍵性指標來說,長沙市可謂“一家獨大”,占到了全省的“半壁江山”,盡管有區位優勢、經濟條件、自然稟賦等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但當地市委、市政府的認識深度、重視程度、推進力度也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我們要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推進落實力度,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重要日程,列入政府績效考核范疇,寫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入地方財政預算籠子,并入統計報表序列,做好“鋪路架橋”的工作。
三是要高頻度宣傳。任何工作都離不開生存發展的環境,知識產權工作同樣如此。要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組織辦好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宣傳周、中國專利周等活動,將知識產權引入中小學課堂,在喜聞樂見的宣傳發動中讓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主體更深了解知識產權內涵,更多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更好推動知識產權發展,在全社會形成鼓勵發明創造、保護知識產權的強大共識,營造有利于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正激勵”,實現知識產權質量的新發展
當前我省知識產權擁有量雖然逐年提升,但是高質量、高價值的知識產權數量并不多,需要我們拿出一批務實、管用、得力的激勵措施,建體系、搭平臺,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的熱情,將更多的創新成果轉變為核心專利,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知識產權“量質齊升”。
一是要建設高質量知識產權的培育發展體系。創新成果形成知識產權后,就能依法通過轉讓、許可、交易、質押和產業化等途徑,實現其作為無形資產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要發揮中國專利獎、湖南專利獎、知識產權資助等政策導向作用,圍繞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由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在新一代移動通信、航空航天、高鐵、核能、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眾多重點領域開展知識產權布局,培育形成一批高質量、高價值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從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要建立具有指導性、市場公認的知識產權價值評價的標準體系,在知識產權的生命周期分階段采用對應的評估標準,從法律、技術、經濟、市場、成本、收益等維度,確定評估模型和評估指標,指導評估機構對知識產權價值進行統一規范評估,從而解決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的前端估值問題。
二是要建設高質量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體系。知識產權既可以通過產業化轉化為產品和服務實現商業利益,也可以通過股權出資、質押融資、轉讓許可等方式實現資本化和經濟價值。因此,要在加大專利技術產業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方式,促進知識產權的價值實現。要繼續推動專利、商標質押融資,聯合銀監部門加強銀企對接,省、市聯動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引導資本投入實體經濟,有效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要繼續加強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加強交易信息的發布和匹配,促進知識產權交易,打通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渠道。要探索知識產權運營的新模式,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用好省、市兩支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加大知識產權股權投資力度,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資本的深度融合。
三是要建設高質量知識產權的利益分配體系。湖南在發明專利的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在全省高校開展知識產權中心建設,著力破解高校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的難點堵點問題。下一步,要通過市場化的模式,將知識產權從申請前的評估、到申請時的保護、再到授權后的轉化,全部交由學校知識產權中心進行專業化運作,同時明確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后學校與研發人員的利益分配比例,加快高校知識產權向市場轉移轉化,激勵科研人員持續創新,實現學校、個人、企業、社會共贏。此外,也要高度重視企業研發人員的獎酬落實問題,通過執法檢查,提高研發人員的權利意識,督促企業落實《專利法》規定的“一獎兩酬”激勵,調動企業技術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四是要建設高質量知識產權的支撐服務體系。要從知識產權的信息利用、申請代理、運營轉化、法律維權等方面全方位加強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搭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下沉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以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為重點,加快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要著力引進培育一批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隊伍,規范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發展,提高知識產權服務水平。要提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和管理能力,加強專利信息利用,利用馳名商標、專利導航做好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加強與高水平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合作,有效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全面保護創新成果。
三、突破“快保護”,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高地
當前,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還存在著維權成本高、周期長、賠償低、舉證難的突出問題,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提出了“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總體思路。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出臺落實貫徹中央《意見》的具體舉措,以更大的力度、創新的舉措突破快保護的關鍵環節,以保護促創新,以創新促創業,以創業促發展,把湖南打造成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高地。
一是要推動“互聯網+保護”,做到線索早發現。圍繞我省重點產業逐步建立知識產權相關數據庫,建設侵權假冒線索智能檢測系統,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作用,建立在線識別、實時監測、源頭追溯體系,提升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時效性和精準度,通過線上線下快速協查,固定電子證據,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維權。
二是要加強行政執法,做到案件快查處。充分發揮綜合監管、綜合執法的體制優勢,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等手段,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提高行政執法效率,重點打擊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特別是馳名商標等領域侵權假冒行為。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政裁決在化解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中的重要作用,繼續推進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健全集行政確權、仲裁調解、行政執法、訴調對接、公證存證等在內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實現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調處結案。
三是要強化援助服務,做到權益全維護。要充分發揮中國(長沙)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省、市兩級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作用,建立案件快速受理和科學分流機制,提供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糾紛解決方案。要加強重點企業、電商平臺、重大展會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完善侵權假冒舉報獎勵機制,加強維權援助專家庫和侵權糾紛檢驗鑒定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提高維權效率。要加強海外維權援助服務,建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服務體系,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預警防范,助力我省企業大膽、放心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