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上旬,湖南長沙的李先生和向先生發現在左右沙發長沙好百年店購置的實木茶幾,其隔層竟然是紙做的。隨后,在與左右沙發方面協商退賠未果的情況下,兩人憤怒地當街砸開了使用已半年的“紙質茶幾”,向消費者展示了茶幾是以非實木材料冒充實木材料的秘密,一時間,讓左右家私陷入了“紙質門”危機。
但左右沙發宣稱,產品并非自己生產,左右布藝沙發更本沒有實木產品。兩天后,在左右沙發的官方網站上出現的一則澄清聲明稱,“肇事”的茶幾“為店面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為促成交易而搭配的其他品牌產品,在左右的產品系列中沒有生產和銷售此款產品”。左右宣稱自己被經銷商給連累了,并稱經過調查,經銷商先是違反工廠要求,銷售沒有經過左右授權的產品,后是對消費者的服務沒有做到位,出現問題不及時解決,這才鑄成此次有損企業形象的事件。”
左右家私對經銷商的管理存在漏洞,有業內人士表示,專賣店里搭售別的產品,這與一個家具行業如此著名的品牌形象不相符。然而并非每個品牌都能有效地控制經銷商的行為。由于經銷商太逐利,品牌維護意識不強,“搭售”可以帶來更高的利潤,而一旦“搭售”產品出了問題,受損害的一定是品牌。此次左右家私“蒙冤”,就是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與消費者溝通不暢。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生產廠家管理失誤,還是經銷商應對能力不足,左右沙發都給家具從業者上了生動的一課,今后如何完善渠道管理,值得每位從業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