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旺季來臨,隨著建材、家具的促銷潮,除了正在裝修的消費者,一些有裝修意向的市民也提前囤貨。提前購買、延期收貨,已成為建材家具行業的消費習慣。然而由于付款和收貨的時間差,其間消費者的權益可能得不到保障。工商部門表示,建材家具的售后問題并不少見,這與先付款、后交貨的消費模式不無關系。
延期收貨引糾紛
“時間差”成為消費投訴產生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的劉阿姨,兩年前因為看中“團購”活動的優惠,付全款訂購了一批實木地板。因為離裝修尚有時日,而老板多次表示任何時間都能提貨,哪怕過了5年10年都沒問題,于是劉阿姨遲遲未提貨,直到去年底她才發現地板店已易主,新店主不肯認賬。幾經波折,鄞州消保委幫助她找到了前任店主,退還了貨款。
因事先付款,送貨上門的建材家具質量不過關也容易產生消費糾紛。半年前張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張兒童床,與賣家約定等需要時再送貨。最近張先生的新家終于可以安裝兒童床了,卻發現賣家寄來的床與訂購的有差異。“賣家說因為材料漲價,新床的部分板材作了改動。”張先生對這樣的說法表示不滿。
消費者束手無策
作為大宗商品,無論是建材、家具,還是其他大件物品如家電等,都已形成了當場購買延期送貨的消費模式,這種模式大大方便了消費者,但也因購物周期較長而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商家不誠信時,已全額付款的消費者除了投訴,往往束手無策。
目前,建材家具消費一半以上仍集中在專業市場。當前我市很多市場的主要功能是場地出租,輔以必要的管理,建材經營的主體,仍是市場里以個體經營者為主的經營戶。“市場上的個體戶,流動性相對較大,而且個體戶的素質差參不齊,導致建材家具的消費糾紛時有發生。”業內人士指出。
市場探索售后保障
事實上,我市一些建材家具市場已開始探索售后服務新渠道,在經營戶和品牌自身售后服務的基礎上,為消費者權益再上一道保險。鄞州新世紀裝潢市場推出“經營戶信用保證金”,收取月租金的5%作為保證金,在經營戶退租一年后退還。保證金除用于支付商戶未結清的水電費外,還將用于賠付或補償可能發生的消費者投訴。“這樣的賠付發生得并不多,但對市場的信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新世紀裝潢市場副總經理陳繼躍說。此外,江北華康名家私市場也通過保證金推出“經營戶失信市場先行賠付”,來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