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還未通車,新平堡收費站附近路段幾公里出現三處明顯的路基下沉。附近的村民對這項工程表示擔心,“沒通車就下沉,重車軋完后該是個什么樣?”天大高速起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境內馬市口村,止于大同縣官堡村東,全長96.99公里,總投資40多億元。對于路基下沉一事工程的投資方天大高速管理處相關人員則表示,這主要是不良地質引起的。
大梁山隧道是天大高速最長的一條隧道,原定去年下半年通車,由于中交一公局承建的大梁山隧道沒有完工,天大高速全線貫通的時間一拖再拖,目前,天大高速天鎮到大同段已經通車,河北到天鎮段因為大梁山隧道還沒有打通不得不把開通的時間延遲,出現路基下沉路段的也正好位于這一段。
大梁山隧道前往新平堡收費站方向,距離隧道口一公里左右路基出現大面積下沉。在現場記者看到,新修好的路面打了幾排孔,孔里都裝有白色的塑料管,路面有一臺專用的設備連接塑料管,設備通過塑料管進行高壓澆筑,據現場的工人講,“路基下沉了,澆筑混凝土是為了控制路基繼續下沉。”
沿著澆筑現場繼續前行,在接近新平堡收費站一兩公里處又分別出現兩處路基下沉,路面裂有很大的縫隙,下沉區域已經和路面斷成兩部分,一處下沉比較嚴重的路段裂縫足有二三公分,記者可以直接將手整個塞進縫隙里。為了防止路面繼續下沉,施工在現場已經進行了切割,“打補丁”已經在所難免。
其中一個路基下沉點緊鄰涵洞,附近一位村民走進了下沉最嚴重的地方,記者從旁邊進行拍攝,相機里記者根本就看不到這位村民的腳部,鏡頭里只能看到腳踝以上的部分。在現場記者還發現,在一處路基下沉的路段旁有一根金屬管做的護欄,路基下沉后,金屬管旁邊出現了一個空洞,原本和涵洞連在一起的翼墻也和涵洞之間出現了裂縫。天大高速管理處相關質量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路基下沉是由于遭遇了不良地質。
高速公路修建以前,建設單位都會聘請專門的地質勘探機構對地質提前進行比較詳細的勘察,并出具勘察報告,提出相應的施工建議方案。如果嚴格按照勘察報告和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怎么會造成路基下沉?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地質勘測也不會很全面,他只會每間隔一段對某一個點進行勘測。當記者問到高速公路還未開通路基就開始下沉,開通后會是個什么樣子?這位負責人沉默了半天。他告訴記者,工程尚未交付使用,兩年內出現問題,施工方都會免費進行修復。
眾所周知,每一項工程都包括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監測等多個部分。任何一部分的懈怠與缺失,都有可能成為致命的傷害。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是高速汽車,而一臺時速超過100公里的汽車,對路面強度、平整度、穩定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否則,一塊不大的石子,一個不太顯眼的坑洼,或者一處沒有處理好的粗糙路基,都有可能引發車毀人亡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