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天貓雙十一的空襲,家居企業似乎找到了興奮點,單店單日銷售額過億、一小時突破百萬元大關……這些驚人數字在傳統賣場確實少見,但它的吸引力卻只有一點——撿便宜。
低折的狂歡過后消費者開始冷靜,同時也產生疑問。比如去賣場體驗、比價,卻找不到同款;比如要求賣方量房,卻被告知沒有此項服務;比如安裝、售后不便等等。人們不明白同一品牌,為什么線上線下不搭邊?另外,消費者熬夜搶奪的雙十一“全年最低價”如今比較起來,也沒有比現價便宜多少。
雙十一唱罷,雙十二已經蓄勢待發,這回您在下單前可要細琢磨,而僅靠價格取勝恐怕不是家居電商發展的長遠之計。
現象
雙十一唱罷 折扣仍在
雙十一結束了,優惠沒少。日前不少網友吐槽,在網上買家具就像一場賭博,不在乎是不是狂歡夜,關鍵看命好壞,你以為雙十一熬個夜就能撿一大便宜,沒準第二天再降200元。
對比雙十一過后各線上家具店的價格,顧家、林氏木業等品牌雖有上漲,但浮動不大,多為兩三百元,與其原價相比大多商品仍在5折之內。
而全友家居的部分熱銷產品,直至11月17日,優惠價格仍與雙十一持平。另有個別品牌優惠幅度比雙十一更超值。
從各品牌為數不多的買家評價中可以看出,80%的人都表示其價格定價不靠譜。客服承諾的最低折扣往往不作數,有的甚至沒等到貨又降幾百。
對此,多數消費者只能抱怨幾句,因為相比需由買家承擔的退貨成本,實在不劃算。
據悉,雙十二在即,上述賣家再次做好促銷準備,其中全友家居的二輪促銷戰從本月28日就要打響。令消費者難以平靜的恐怕不只體現在價格上,還有其他。
探訪
網店遭嫌棄 線下不買線上賬
與百貨商場的冷清場面不同,網上促銷對傳統家居賣場的沖擊并不明顯,根據停車場車輛占比及商戶反映,他們的人氣和銷售量與往日持平,個別中高端賣場反倒增添了幾分熱鬧。
雙十一過后記者陸續走訪多家賣場,據位于東四環某賣場的非同家具、左右沙發、芝華仕沙發等專賣店銷售人員介紹,自雙十一開始,幾乎每天都有顧客上門,拿他們的商品和線上比較。
其中,老顧客擔心自己虧本,前來比價,而新顧客則使勁殺價,理由是其天貓旗艦店一律4—5折,為啥線下沒折扣。
對此,非同家具工作人員強調,目前,除了居然在線、星在線,他們并未授權其它平臺銷售非同家具,故而對消費者通過未授權渠道購買的“非同產品”不擔負任何責任。
而芝華仕、左右等品牌雖然承認他們給了天貓授權,但其專賣店銷售員無一例外,都會向消費者強調兩點。
第一,一分價錢一分貨,線上線下產品不同,而且線下產品的用料和工藝都比線上好;第二,線上線下產品生產、銷售渠道不同,線下專賣店不負責線上產品的安裝、售后等服務。
而左右沙發廠方為了消除顧客心中疑惑,甚至派專員到店處理此事。
網店打折撈金 售后甩給線下
不同于百貨、電子商品,家具屬于大宗、高額、長期消費品,僅從圖片、文字說明根本滿足不了人們對產品舒適度、觸感、美觀的三維判斷。
即便如此,憑借5折的價格低位線上家具并不愁賣。僅以雙十一當日來看,林氏木業成交商品數達到71264件,芝華仕則達到15015件。
不過,當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線上各大家居品牌咨詢,哪里能看到他們商品的實物時,得到的回應是,他們的商品只在線上賣,無論在哪,即便是脫離賣場的獨立專賣店也沒有這些產品。
“到貨后我覺得不滿意怎么辦?退貨費用誰承擔?”對于記者的發問,各品牌不是說由買方承擔,就是轉移話題,或干脆把記者推給客服或將售后問題全部甩給線下專賣店。
而事實情況是,據非同家具工作人員透露,今年5月,有位網購顧客鬧到他們店里,說他家里的非同家具出了問題,賣方不管,所以找實體店要說法。
由于該顧客是從網上購買的,所以被拒之門外。
照片不假 實物卻摻山寨版
線上用價格優勢打壓線下,線下則用零體驗、售后零保證揭線上的短,同一品牌竟如此不相配合,歸根究底受難的還是消費者。
記者隨意打開全友家居天貓旗艦店里標著“聚劃算最爆的沙發,單日銷售1831套”的組合沙發,截至11月18日,其總銷售量為1733套,寥寥8條評價中,對產品不滿的有4個。比如,“墊子的顏色比圖片顏色要淺一些”“沙發一角凹了一點”“靠背里面的木頭清晰可感,必須要墊抱枕才能靠”等。
無論問題大小,這些產品至少是真的,更令人憂心的是,如今網售的品牌家具中很多并未取得廠家授權,賣的都是山寨貨,拼的就是低價。
據京派某知名品牌工作人員透露,經他們調查發現,近兩年有很多網上賣家以消費者身份到店拍攝他們的產品,然后利用原圖網售,實際上他們的產品都是小工廠代工的低等貨,外型、環保都沒保障。#p#副標題#e#
揭秘
撇去店面成本也撐不起4-5折
據左右沙發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只線上、線下產品有別,根據各城市消費能力、店面租金成本等綜合考慮,他們的產品也各有不同。比如同樣是左右專賣店,北京賣的產品,石家莊、濟南等二線城市就沒有,而二線城市的產品在三線也找不到。
他坦言,線上的皮質沙發,雖然都宣稱是真皮,但皮質根本沒法和一線城市專賣店比較,更沒有全皮沙發可賣。
“雖然線下專賣店比線上多了一項租金成本,但拉開線上線下優惠幅度的原因絕不在此,關鍵還是產品品質的區別。”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便拋開店面租金、管理費等成本,他們也不可能提供4—5折的優惠。
據悉,左右的經營手法只是眾多品牌家具的一個,而他們在北京各大中高端家具賣場的優惠,最低不過7.8折。
成本過高難住線上售后
“誰不想把售后做好,尤其是網銷,最怕的就是差評,可成本太高了!”深圳某家具品牌網上旗艦店負責人表示,網絡營銷拼的就是價格戰,而他們的渠道優勢是成本低,根本不可能在全國各地建立售后站點,服務自然跟不上。
再有就是線上線下各干各的,消費者前期得不到對產品的準確認知,往往加大了他們的投訴量。
確實,網上的家具產品只能看到圖片,且家具行業的仿制品也比較多,實物很容易出現與照片描述不同的現象。如:顏色差異過大,實物材質、尺寸偏差、款式與描述不符等問題。雖然有不少商家承諾“7天無理由免費退換貨”,但若真遇到這些問題,不排除有些商家推卸逃脫責任,消費者想要免費退換貨卻難上加難。
專家
別讓低價成消費者唯一安慰
一個家具品牌的建立和成長并不容易,為何企業卻任由線上線下相互拆臺?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很多企業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電商發展是大勢所趨,企業紛紛占領先機無可厚非,但目前傳統賣場仍為主力市場,另外,網上消費人群又以“圖便宜”的居多,綜合考量,他們不得不采取線上線下產品差異化的雙軌經營制度。
對于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線上信譽的建立,如果繼續只打價格戰,不講服務、缺乏購物體驗,那么,隨著我國網購主力軍消費者能力的增強,已經沒有品牌價值的他們,恐怕會被急速淘汰。
“還是那句老話,家居市場的未來,不是線上或線下某一個渠道的天下,線上的產品消費者能在線下體驗到,線下的產品在線上可以方便對比、購買才是未來發展趨勢。”專家表示,或許企業可以向一些發達國家借鑒經驗,比如在美國,70%的家具都是靠網絡銷售,因為網絡上人們也許不能看到實體的家具,但是通過三維的展廳等技術手段,人們卻可以非常輕松地瀏覽到所有款式的家具,并且根據自己房間的方位圖,模擬擺放家具。
服務:巧避網購家具陷阱
在選購喜歡的家具時,一定要多挑選幾家比較正規的、信譽度高的、賣家評價好的店鋪,當然,若線下有實體店更是多了一重保障,千萬別被低價給迷惑,挑選出高品質的商家才是正道。
其次,最好選擇支持第三方平臺付款的網購平臺,這樣若發生分歧,可以依靠其維護自己的權益。
最后,網上購買時,一定要向賣家問清楚產品的基本特征、具體細節、有無售后服務等,驗收時也需格外細心,不明確責任之前不能輕易簽字確認,造成后期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