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卻不是制造業強國,不僅是外國人,很多中國人寧愿選擇德、日、美等國外的產品。為了改變目前這種現狀,在國家層面和企業層面都在全力助力中國制造業發展,近年來“中國質造”更是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今年開春以來,隨著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中國第一艘大型客機C919試飛成功等,中國的科技水平、制造水平逐漸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中國制造也急需一個清晰的定位和標簽來證明自己。
首個“中國品牌日”誕生 重申深化供給側改革
基于這種情況,經國務院批準,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以此倡導國家、企業甚至是個人著力打造自主品牌;并且還將今年中國品牌日的主題定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開啟自主品牌發展新時代”。
深化供給側改革要求企業從提高產品質量出發來提高供應量。這也預示著打造品牌最基本要從產品質量入手。對面當前消費升級的現狀,企業應該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主動適應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變化,加強自主品牌建設,發展品牌經濟。
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除了提供優質產品,中國品牌建設還應該加強原創能力建設,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目前而言,中國給外國人的品牌形象卻仍然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真正屬于自己的創造品牌屈指可數,要讓中國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就必須要設計和挖掘自己的文化特色品牌。
一個國家的品牌能夠充分代表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中國的品牌建設一定要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將現代和文化遺產結合起來進行充分定位,并要把握將要發生的前瞻性趨勢創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提質升級 圣象引領行業“走出去”
木地板是家居及商鋪裝修的良好選擇,目前中國大城市住宅木地板平均普及率為25%左右,中型城市住宅約為10%左右,隨著國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木地板市場前景更加廣闊。據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16年,中國木地板行業收入近1300億元。
然而,縱觀目前整個木地板行業,還存在很多發展不成熟的表現,首先是行業產值集中度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木地板行業擁有大大小小上千家企業,而擁有較大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卻寥寥無幾,并且行業的技術水平低、深加工附加值低,造成諸多浪費現象等等,中國木地板品牌想要在國外獲得更多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圣象集團總裁陳建軍先生
圣象集團作為中國木地板業的領頭羊企業,總裁陳建軍先生年初在央視采訪上表示“提質升級是圣象從中國品牌到國際品牌轉化的必經之路”。
在圣象看來,2016年,中國地板家居建材領域已經明顯顯現出對產品升級的迫切愿望,消費者期望更多能滿足自己生活追求的產品問世,對產品的質感、品質、環保、外觀工藝提出更高的要求,市面上甚至出現越來越多“有價無市”的情況,消費者的需求和企業產品供應矛盾日益顯著。
針對這種情況,2017年圣象將繼續發揮獨有的“全程智造”綠色產業鏈的核心優勢,從原料到服務確保全程好品質,同時繼續與國家科研機構及國際企業開展合作,在實木類地板領域打造國際領導性優勢,把圣象打造成行業具有核心優勢和發展能力的國際優秀品牌,為消費者帶去更加滿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