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的“抗衰老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抗衰老醫學研究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武漢躍萊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協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孫秀發從骨組織的構成、骨組織的代謝機理、營養與骨骼健康、營養與關節健康、相關的認知誤區五個方面講解營養與骨骼健康問題。
調查:骨質疏松人數不斷積增根據IOF《2015年世界骨質疏松日報告》顯示,在2010年,中國50歲及以上的人口中發生了大約230萬例骨折,這一數字預計在2050年將上升到600萬例。北京市疾控中心使用超聲骨密度檢查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陽區的4個社區為1000余名居民進行了初步篩查。篩查結果是:40歲及以上人群中81.5%超聲檢查提示骨健康狀況異常;40歲以下人群中76.2%骨健康狀況異常;骨健康狀況異常者中以骨量減少為主,年齡增大,有骨質疏松的比例增高;這些人可初步判斷為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
骨是一種器官,由骨組織、骨膜、關節和骨髓等構成,并有血管和神經分布。成人骨骼206塊,全身的骨量約占總體重的20%。骨組織構成有三種,成骨細胞:是促進骨形成的細胞。能合成和分泌骨膠原,形成骨基質并釋放鈣離子,使基質礦化;破骨細胞:是破壞骨質的細胞,能分泌酸根離子和蛋白溶解酶,降解骨基質和溶解、吸收鈣離子,將其轉移到血液中;骨細胞:調節骨吸收和形成,調節礦物質離子的流動和交換。因此,少年兒童有機質含量相對多,骨彈性好堅固性差,不易骨折但易變形;老年人無機質含量相對較多,骨脆性大,容易骨折且不易愈合。
除此之外,骨關節炎成為老年人最大危害,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變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它是一種由于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引起的關節病,涉及關節功能障(包括關節畸形),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通常我們所說的骨刺、骨質增生、頸椎病、臏骨軟化和由于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所引起的椎間盤突出都屬于骨關節炎范疇。我國現階段骨關節炎患病率達到9.6%,特別是膝關節的發病率已經占到了老年人群的45%。
蛋白質、鈣、維生素對骨健康至關重要據了解,通常骨重建過程要經歷2~3個月,一年中全身骨的95%參與骨重建過程。那么,影響骨重建的因素,即促進骨吸收和促進骨形成的因有哪些呢?骨吸收的因素有甲狀腺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前列腺素E2及雌、激素等;促進骨形成的因素有維生素D、胰島素、運動等。
孫秀發教授指出,促進鈣的吸收利用要注重賴氨酸、乳清蛋白、乳鐵蛋白。攝入高蛋白膳食可增加尿鈣排泄,從而提高對機體對鈣的需要。按體重計:兒童按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1.2至1.4g,成人按每公斤體重1.0至1.2g蛋白質較好。
除了蛋白質,重視鈣等維生素的補充也很重要,例如: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組分,對保證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維持骨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磷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具有調節骨細胞活性、促進骨基質合成與骨礦物質的沉積、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人體鋅總量的30%分布于骨骼,在骨形成和代謝過程中,鋅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可通過參與骨鹽的形成、影響骨代謝的調節以及骨代謝過程中堿性磷酸酶、膠原酶和碳酸酐酶三種代謝酶類發揮作用,鋅與骨質疏松的關系密切,鋅的推薦攝入量:成人男12.5mg,女7.5mg,孕婦9.5mg,乳母12mg。含鋅較多的食物主要是貝類海產品,紅肉和動物內臟如肝臟等。其它植物性食物也含有鋅元素,但難以吸收利用。
那么,如何補充維生素呢,孫秀發教授認為維生素應該科學定量的補充。例如:維生素D有利于鈣在腸道的吸收;可促進腎近曲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可促進成骨作用,使骨鈣沉積。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是保證有效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和骨創傷康復的基礎。維生素D每天推薦攝入量:兒童和成人是10?g,65歲以上老人為15?g。含維生素D最豐富的是魚肝油制劑,食品主要有動物肝臟,蛋黃,奶油,海魚,魚卵等。其它食品含量少。常曬太陽也是獲得維生素D有效途徑。維生素C既能促進鈣鹽沉積,又參與脯氨酸羥化反應、促進骨膠原合成。維生素C缺乏會引起膠原合成障礙,可致骨有機質形成不良而導致骨質疏松和影響骨創傷康復。維生素C每天推薦攝入量:成人100mg/d,孕婦、乳母130mg/d。預防慢性病的推薦量為200mg/d。維生素K:骨鈣素(BGP)是存在于骨基質中的一種維生素K依賴蛋白。若缺乏會影響骨骼的正常鈣化;維生素A:參與骨細胞基質中粘多糖的合成以及類固醇激素的代謝,維生素A缺乏,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等。
關節健康與骨骼健康息息相關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且高發、多發,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了諸多生理不便以及生活負擔,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面對國內大多膳食營養不足,以及吸收利用有限的老年人群體,建議選擇合適的保健品進行營養素的補充,延緩骨關節的衰老以及修復受損骨關節。而修復關節軟骨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成分包括骨膠原蛋白(粘多糖、膠原蛋白、硫酸軟骨素、透明質酸)、氨基葡萄糖、維生素C、姜黃素等。
關節軟骨細胞正常修復更新至少需要120天,關節營養需持續補充,切忌前功盡棄。持續補充軟骨所需的各種營養素,還有助于增加鈣質吸收,增加骨密度,并進一步鞏固功效,改善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