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輸在硬件上,而是輸在軟件上
業內多數分析認為,諾基亞的停步不前不是輸在硬件上,而是輸在軟件系統上,在于它固守陳舊的Symbian系統。批評人士指出,該系統早已顯得落后——不適合移動互聯網的體驗,跟不上時代變化。
兩年前,諾基亞發布近十年來首次季度虧損的財報時,當時的諾基亞CEO康培凱驚呼:“一夜之間,谷歌、微軟、蘋果突然都成了我們的競爭對手。”但是,在一片質疑聲中,諾基亞并未放棄Symbian系統,而是希望通過改良系統,來提升用戶體驗。直到今年的上半年諾基亞才將Symbian基金會關閉,放棄了這個早就被人認為毫無前途的手機操作系統,宣布將與微軟合作開發新的智能手機。
在歐洲和北美的移動互聯市場,演繹的是由谷歌的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與蘋果的iOS兩分天下的大勢。在亞洲,主要來自中國的手機用戶中,Symbian系統占據主導地位。今年6月的統計顯示,在亞洲超過一半的移動互聯網訪問量都是由Symbian用戶貢獻的。第一集團只有Symbian,其他手機都算作第二集團,沒有一家超過15%。
6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調查顯示,諾基亞仍然以31.5%的關注比例位居用戶關注度榜首。最受歡迎的是諾基亞C5-03,價格千元左右的產品。
在國內市場,低利潤非智能手機中,諾基亞的地位一時難有人撼動。但那些已經習慣了使用手機上網的Symbian用戶,在更換新機的時候會選擇什么呢?這才是現在所有手機廠商在思考的問題。
國內互聯網巨頭即將展開手機用戶爭奪戰
有分析人士在國外媒體撰文指出,諾基亞已經選擇放棄歐洲和中國的大規模市場份額,以保護其利潤率。而諾基亞此舉是一個短視的做法。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諾基亞在中國的手機出貨量為1130萬臺,同比下降41%。歐洲銷量同比下滑了30%,全球銷量同比下滑20%。諾基亞已經關閉了在法國、西班牙、荷蘭、美國、德國和英國的在線商店銷售業務。此外,諾基亞將在8月底退出日本手機市場。但在諾基亞撤退的同時,中國3G手機銷售增長量超過1000萬臺。
諾基亞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面臨來自蘋果和谷歌的激烈競爭;在低端市場遭遇中國手機廠商如華為、中興等的強勁挑戰。國內的互聯網巨頭之間,也將展開手機用戶的爭奪戰。
國內機構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手機消費市場兩極分化愈加明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還是在中低端(即兩三千元以下的手機),這塊群體之大,終端廠商不能不重視。
已經蟄伏3年多的知名IT人雷軍,7月12日高調復出,宣布開始二次創業,成立的公司叫小米,業務是做手機。而此前,李開復創新工廠的“點心”、阿里巴巴的“阿里云”、騰訊、百度,都已經開始在移動互聯網上分一杯羹。
百度和小米正在開發的自有手機,采用經過改進的Android操作系統。百度可能選擇與聯想合作,而小米手機則由摩托羅拉生產。阿里巴巴集團的新款手機基于自主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將與天語公司合作推出這款手機。阿里巴巴集團將會執行“云應用”(Cloud App)戰略,所有應用和數據都將保存于云端。百度、小米、阿里巴巴集團的手機產品將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出貨。騰訊Qservice手機已經出貨,如HiQQ。
國內互聯網巨頭對各自手機產品所定的價位都在2500元左右,這個區間避開了與蘋果iPhone、摩托羅拉、HTC和三星等巨頭高端產品的正面競爭,也不去血拼沒有利潤的低端市場,顯然瞄準的是諾基亞Symbian系統倒掉之后的智能手機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