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博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有的商家甚至把“營銷戰場”轉移到了這個新興平臺上。商家在這里可以和粉絲及時互動,用不拘一格的形式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讓各商家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知名度。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開區西湖道上一家經營湯圓的窗口前看到,在售賣湯圓的同時,這里的經營者還不忘在玻璃窗上貼上自家微博域名和賬號。不少前來購買湯圓的消費者稱,這樣的營銷方式很新穎,迎合了年輕消費者的口味,也讓這種傳統的小吃門店給人以時尚的新感覺。記者隨后登錄這家湯圓的微博看到,商家從兩個月前就開始在微博上與網友互動:一場秋雨過后,有絲絲涼風吹過,朋友們有沒有想念我們的湯圓啊。在開始銷售湯圓時又寫道:感謝大家的熱情關注,今年會推出一款新口味,味道會更好,請朋友們耐心等待。與之互動的網友有的是老顧客,有的則是在微博上剛剛知道這一品牌的新消費者。網友“風剛剛吹過”在評論中說,賣湯圓的還有微博,真是挺新鮮的,哪天一定去嘗一嘗。有的還在評論中詢問地址、電話、價格等,商家都一一回復。
不僅在小吃領域微博營銷盛行,記者瀏覽了幾家婚慶公司的微博發現,商家也利用微博發布新消息、新動態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定期組織“轉發微博”打折的活動,聚攏了粉絲人氣。多種多樣的營銷手段使消費者目不暇接。據了解,現在一些團購網站、餐飲、婚慶公司都開通了微博,開始嘗試“微博營銷”,商家在微博上及時更新進行市場推廣,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身邊衣食住行的信息,可謂一舉多得。 記者吳薇 實習生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