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1月23日 對喜歡網購的人來說,電商將來提供的免費服務可能會越來越少了。隨著經營壓力的不斷增大,電商咬牙堅持了多年的“賠本賺吆喝”模式,正顯露難以為繼的跡象。行業巨頭京東商城昨夜突然宣布,從25日起,對金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運費。這或許意味著,在巨大壓力下,電商正開始考慮從消費者手中收回過去慷慨相贈的“免費午餐”。
京東放棄全場免費
昨天夜間,知名網絡購物平臺京東商城宣布,從本月25日起,對金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運費。鉆石級和雙鉆級用戶可以繼續享受全場免運費的特別優惠。
京東商城稱,在廣大消費者的支持下,其銷售額和訂單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此次調整運費收取標準,是“為確保配送服務的質量,讓消費者得到更高品質的配送服務。”
但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整,是京東縮減成本的一項舉措。目前,京東已經在183個城市實現自營配送,并在22個城市開通了“211限時達”服務,自有物流配送量占70%。而到明年,京東要實現在超過300個城市自營物流配送,“211限時達”服務城市增加到35個左右。要實現這一目標,京東如果繼續延續免運費的策略,其壓力可想而知。
電商虛假繁榮
樂淘網CEO畢勝日前公開抨擊電子商務虛假繁榮,是一場騙局。他呼吁同行冷靜下來回歸生意的本質——賺錢,稱不賺錢的生意是故事和泡沫。
畢勝表示,電子商務行業目前困難重重:一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用戶惡意退貨概率高;三是營銷成本高昂,許多企業營銷成本高達70%;四是價格競爭慘烈。畢勝表示,靠賣貨的電子商務現在根本賺不到錢,“亞馬遜花26億美金做成全球電子商務的鼻祖,上個季度凈利潤千分之三,70%來自云計算服務,賣貨沒賺多少錢。”
畢勝的觀點引發業界熱議,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認為畢勝說的“句句都是實話”,但表示,“困難總會存在!行業終將迎來光明!現在電商就處在老馬說的明天晚上!再堅持五年,就會到達后天的!希望同行們不要灰心......”
電商繁榮的背后,確實已是危機暗涌。18日,東方港灣投資公司董事長但斌在微博爆料稱,國內多家互聯網公司虧損嚴重,其中京東商城2010年虧損30億元,當當網三季財報凈虧7340萬元,拉手網上半年虧3.91億元,為同期凈收入的6.8倍,美團目前月虧損1200萬元。
盡管快遞公司因電商“光棍節”促銷大戰而爆倉的照片讓人嘆為觀止,但交易火爆的背后,個中的甘苦恐怕只有這些承受巨額虧損的電商自己知道。
而就在大電商不惜賠本,用瘋狂促銷來拉攏用戶的同時,一些小電商正在悄然關閉。11月10日,MSN商城有品網宣布停止運營,僅在9個月前,該網站還在微博大搞宣傳,在半年多前,該網站才剛剛融資千萬美元。此前也已有西米網、大貨棧等小電商先后倒閉。相關數據顯示,僅深圳一地,去年倒閉、或者不再踏足電子商務領域的企業至少已有400-500家。